他學了答題規格以後,就狂作文章,帶了小冊子背誦精彩句子,相當於現代語文的作文素材。
大段的時間,他都是在作文。
古代作文短,初期是熟悉格式的走量,他不拘好不好,想到句子就往上面寫。
過後也總結「錯題集」,還有「優秀句子」合集。
這些是他自己的產物,能直接寫上卷子。
刷題有順序,他習慣的方式是由大到小,一開始不摳細節。
備戰科舉也同樣,先大量閱讀,熟悉「教材」。再大量作文,熟悉「題型」。
再到現在的名師指點,同窗交流。他大量的「錯題」得到改正,在這基礎上,繼續作文。
他有取捨,正經拼才華,他比不過古代書生。
所以學習時,重點鍛鍊的能力是,把他對題目的解答,轉換為八股文。
相當於文言文翻譯。
不過他是把白話,翻譯成文言文。
再加點限制。
字數限制,格式限制。
這個思路轉變後,科舉似乎也不那麼難。
出發前一天,家裡提前過中秋。
江知與叫人做了月餅模具,其中有小魚、星星、愛心。
謝星珩一看就笑,跟他挨著壓模時,想到了些表情包。
什麼「你給我小星」「我覺得布星」。
諧音梗。
江知與聽得懂。
他會做衣服,繡工還不錯,聽著就想做個布星、小星星。
謝星珩壞心眼兒:「你知道小魚有什麼嗎?」
他使壞,江知與也想聽。
「什麼?」
謝星珩說:「有一種說法,人懶、過得安逸、目標是為了躺平,自己連翻身都不想動,這叫鹹魚。」
江知與看他。
謝星珩慢悠悠道:「與之相對的,忙裡偷閒,就叫摸魚。」
江知與突地紅臉。
他大膽道:「我們現在是什麼?」
謝星珩把特殊模具的月餅,以小魚、愛心、星星的順序擺好。
「忙裡偷閒,我在摸魚,你在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