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星珩仔細看了看,這意見也很有趣,是請天子開祭壇,向天祈福的。
單純字面意思,祈福就是祈福。
王權統治上,需要給百姓的信心與凝聚力,君王祈福,不論有沒有實質性作用,給百姓的安慰是實打實的,這是強心劑。
可論文都在論天子有沒有德了,這祈福的另一層含義,不就是「請罪」嗎?
罪在君王,百姓何辜?
眾所周知,皇帝是不能罵的。
謝星珩稍加思索,決定了意見核心——雙管齊下。
祈福是要祈的,既然是為了安定民心,那可以先宣發,廣而告之,展現天子仁德。
日子別急著定,問就是欽天監要擇個良辰吉日。
良辰吉日怎麼來的?
當然是各地賑災官員給的。
提前設置好目標進度,差不多日子再上台祭天,前腳祭完,後腳出結果,這才是正確的祈福方式。
祭完再讓官員出發,百姓苦哈哈的,祭了跟沒祭一樣,回頭還得說皇帝心不誠。
提綱寫好,謝星珩再看五道判,看完他差點笑了。
簡單來說,一群餓得要死的百姓,闖進府縣的糧倉,具體行為有:
1.頭領組織。
2.壯漢衝鋒。
3.打官兵、綁官兵。
4.羈押知縣。
5.連吃帶搬。
……
五合一題型。
跟謝星珩溫書看的題目都不一樣,這應該是某個遭災縣衙的實際案例。
所謂法不責眾,這麼一大批的百姓,舉著鋤頭都能造反了。農民起義在史書里不少,是個君王都會怕。
但把災民打成反民,這個皇帝也做到頭了。
以後再出難民,百姓們可不會傻傻等了,趁著沒餓昏頭,有把子力氣在,拿起鋤頭就是干。
謝星珩核心提綱是:什麼闖進糧倉?這難道不是朝廷的賑災地嗎?
官民不要搞矛盾,吃都吃了,還能讓人吐出來啊?
當地官員也有毛病,災禍臨頭,不開倉放糧,還等著百姓自個兒去拿,沒眼力勁兒。
被綁了活該。
所以什麼打官兵,什麼押知縣,都要論證思考。
退一步說,百姓們餓得要死了,還記得綁上他們,就不累嗎?
朝廷要查,要嚴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