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是機會,商戶太弱小,正常科舉當官,能爬上的位置也太低。
他需要再等一個時機,等京都起變故,他看林庚的反應。
昌和府能不受刀兵之禍,他就會冒險一試。
承諾是用來約束君子的,更加穩固的關係,是互相有利用價值。
存身立命,得有硬本事。
謝星珩會「保守的冒險」,去搞錢。
他能掙錢,對任何明主來說,都是好幫手。
所以他跟江知與說:「等三月再看。」
江知與點點頭,眨眼間,心裡帳目就過了一遍。
他家去年散出去的家財,盡數收回。
家裡重建、農莊持續性消耗,給他爹爹買補品、拿藥方,再有家僕安置、新買人,以及年節里的花銷……算上給京都鏢局的銀子和買糧的銀子,以及他們去京都趕考期間的花銷,用去了一萬五千多兩。
零頭抹去。這數月里,鋪面都沒補貨,貨品轉為現銀,幾間鋪子的損耗去除。余銀也就兩千兩不到。
鋪面的買賣,目前只有穆彩鳳是全額付款,其他人都還在試經營。
江知與讓他們別著急,怎麼也要開春再說,這部分暫且不計入。
二房這些年的家資不少,開銷都是大房給,攢下的都是自己的,帳上銀子有一萬七千兩,餘下都是資產。每月里還在生錢。
這也是他們家可以低調過日子的資本,保持現有開銷,都能過很多年。
現有開銷里,包括四季打點的銀子。
江知與把帳目列清楚,留出家裡開銷,能再分一萬五出來,作為本錢。
鋪面有、人手有,生產場地有,產品也在源源不斷的製造中。
這份本錢,很是豐厚。
這些數據,給他很大的安全感。做農商,在糧油都稀缺的年代,怎麼都虧不了本。
這生意能做。
謝星珩最佩服他算帳記帳的本事,簡直過目不忘。
心裡有數,也有條理。說安排,就有了法子。
江知與不聽夸。
他自幼就愛金銀,學字之前先學算數,後來又常跟帳本打交道,這事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因簡單,他想幫幫謝星珩,便說:「到時我來做吧?農莊跟鋪面我都熟悉,費力的事兩邊管事負責,我就看看他們賣貨,定定價格,開開銷路。」
謝星珩含糊應下,沒有給準話答應。
這次生意,含有冒險成分,他不能讓小魚主事。
而要體現他的價值,從前那種規規矩矩的開門做生意,也不適用。
「到時我們一起。」
江知與點頭應下,心裡又把可用的人員過了一遍。
今年的春試,如約開考。
流程與鄉試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春試是九天三場,每場三天,期間不會出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