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裝吧。
他帶著江知與起身,行晚輩禮。兩孩子在旁邊有樣學樣。
顧老爺只是點點頭,旁邊的小不點顧思勉卻像模像樣的給他們回禮。
小小的人兒,作揖躬身,姿態很板正。
家裡受重視的孩子,多誇誇總沒錯。話題以此打開。
顧老爺想見謝星珩的主要原因是對豐州縣的東西感興趣。
從豐州縣回來的舉人進士都在夸,他還給老友孟培德寫過信,孟培德說比言傳的更好。
他早就心痒痒了,無奈做了京官,輕易不能離開京城。
他原不想跟小輩的夫郎說話,因孟培德在信里,把江知與也誇了,說這兩夫夫都很有才幹。江知與可惜不是男兒身。
這回碰面,他便不多寒暄,先從糖鋪聊起。
顧慎行加盟了糖鋪,以此做切入點方便聊。
江知與先起頭,再由謝星珩接上。間隙里,他倆還會一起說。
最後顧老爺還問起了掃盲班的事。
這事他們四個大人都要說說。
顧老爺就顧慎行找人合夥編寫的啟蒙書提出了問題。
新編的寓教於樂版本,因夾雜了故事的原因,整體厚度比普通的書籍厚兩到三倍。
目前完本的小冊子,都沒幾課內容。
用它來啟蒙,是不是太費事了?
謝星珩收到了顧慎行的眼神暗示,硬著頭皮答話道:「書籍的用途不必限制得這麼死。在學堂上能聽懂的學生,不需要再看這些浪費時間。在學堂上聽得一知半解的學生,回家再看看這個,結合課上所學,興許就開竅了,只做個輔助作用。
「而且啟蒙的範圍很廣,不限於書生,更有市井裡識得些許字的百姓,他們結合上下文來猜,能看完一個小故事,便知道一個道理。懂的道理多了,就不算愚民。」
他都這樣說了,顧慎行還在沖他眨眼睛。
謝星珩頂著被「教導主任」看著的壓力,恭敬道:「您可以試試,找幾個小孩子,也找幾個不識字的大人,分班教學,做個對比。學生私以為,讀書不在於課程快慢,讀懂了,才算沒白學。讀懂了就學得輕鬆,越往後越能拉進度。」
顧老爺輕飄飄暼了兒子一眼。
顧慎行捧杯喝茶,慈祥看著乖乖坐身邊的兒子,一副沒聽他們講話的神態。
顧老爺是想試試。
像他們這種家族,自家培育後代的方式,都是一代代積累的。
家族思變,培養出一個顧慎行。也只有一個顧慎行。
顧慎行又做出改變,顧老爺再刻板,也要嘗試一番,親自試試可行與否。
不論是家族內部推行,還是顧慎行的事業,都需要謹而慎之。
他聽說過,謝星珩想要給自家兩個孩子找老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