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街坊分,每個街坊找一家報名,每個街坊,第一家參與全民製鹽計劃的人,鹽課司給他們發牌子,每個月限購一斤常價鹽。」
這也不是免費拿。
朝廷再怎麼定價,鹽課司的人清楚裡頭水分,百姓還是拿錢來買,屬實是無本買賣。
盛榮摸摸鼻子,他倒不好意思了。
「一斤鹽算得什麼?各街坊第一家參與的人,白送都行。」
但要真的全民製鹽才行。
謝星珩笑笑,幾句無痕彩虹屁過後,又跟他說起細節。
其一,鹽場那邊要放鬆管理。這個放鬆,是指鹽場從現在開始,就是一個普通的加工作坊,要官吏們留留情。
「現有鹽戶不夠用,但百姓們還要服勞役,叫他們來服勞役,我們不能把他們當畜生用。須得讓他們見著好,鹽課司的風評才會轉向。其他百姓才會往鹽課司來。」
慢慢再擴充人手。
其二,鹽課司的官吏屬實太多了些。
這些人又慣來張揚跋扈,名聲又壞又臭。全民製鹽,意味著這些官吏需要全城收鹽。要容著他們把惡名傳遍全城,叫百姓們說一句「聞名不如見面,果然如此」嗎?
他們要改改性子,學學怎麼為人民服務。比方說,運水車的數量就要跟上,否則城內百姓怎麼取海水?押韻車的數量也得跟上,將鹽晶送到遠處的人家,進行二次加工。
全民加工,都是為著自家生計,各街坊留一兩個人巡邏換班就行,不必把人盯狠了。
然後是收鹽。
收鹽可以嚴格,態度不能過於蠻橫。
肯定會有偷奸耍滑,私藏鹽的人家。
這至於要死要活嗎?顯然不至於。
鹽課司往日威名就足夠震懾。
再不濟,說一句「凡藏鹽者,是為走私。走私者,充入鹽戶灶籍」,保管能排除九成的良民。
餘下一成的膽大,隨什麼法子,他們都會冒險做一做。這不是他們現在能管得完的。
謝星珩心想著:我有法子管,也不會去管。
十文的鹽,三百文的賣,還得讓做鹽的人花貴价去買,什麼畜生玩意兒。
盛榮不知謝星珩心中所想,這一番鹽務聊完,他深感佩服。
「你還說你不擅長鹽務,我看你擅長得很。」
謝星珩是真的不擅長,他說的都是空話,要個實際數據,他就沒法子撐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