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伯考慮到自身年歲大,兼是家中長子,從一開始就沒去城裡碰運氣,韓二伯、韓四叔、韓五叔仨先是一同去市里,都沒被招工的那個廠錄用。
隨後,三人得知縣裡要建一化工廠。
韓五叔運氣好,在這個廠的招錄名單中,恰好是吊車尾,成為老韓家繼韓副廠長後,第二個吃商品糧的。
約莫過去小半年,鎮上開辦竹器廠,韓二伯憑藉自個一雙巧手,被竹器廠錄用。
再往後,韓副廠長鼓勵侄兒們用功讀書,這樣可以考大學,會在畢業後由國家直接分配工作,
即便考不上大學,憑藉高中文憑,亦或是初中文憑,進城工作的機會也會比沒讀過書的人多一些。
家中侄兒的學費,韓副廠長夫妻包了。
韓大伯幾兄弟動容不已,但韓二伯和韓五叔沒有接受韓副廠長給自家孩子出學費,說他們上班拿工資,可以供養自家兒子上學。
對此,韓副廠長沒說什麼,卻會在回老家時關心二房、五房侄兒的學習,私底下給這兩房侄兒一點零用錢。
要說的是,韓大伯和韓四叔其實有拒絕韓副廠長出學費,供他們的兒子成才,但韓副廠長態度堅定,壓根不給二人拒絕的機會。
第184章
就這樣,韓副廠長在老家的侄兒們,雖說沒考出一個大學生,卻出了兩個高中生和好幾個初中生。
前年曾有鄉親在韓大伯面前打趣,說老韓家的聰明怕是全集中到了韓副廠長這一房,否則,為何韓副廠長的兒女個個那麼有出息。
熟料,韓大伯直接回應對方,在石磨村,哪家有他們老韓家厲害,高中生和初中生加在一塊一大把有餘。
那位鄉親直接啞口無言,甚至事後後悔沒事找事,打趣韓大伯。
人家裡的高中生,全吃的是輕鬆飯,一個在公社當初中老師,一個在縣裡的廠子上班。
剩下在家的初中生,一個通過公平競爭,做了大隊會計,一個是記分員。
另外兩個,一個在村里小學教書,一個正讀初中,考高中很有希望。
如是想著,打趣韓大伯的這位鄉親愈發後悔,且忍不住嫉妒起老韓家。
不扒拉倒沒覺得有什麼,這一扒拉,瞧瞧人單單在家的幾個小子,哪個沒出息?
難怪老韓家的日子在村里過得好!
……
「這一回老家,爺奶和叔伯還有大媽二媽嬸嬸們又得可勁稀罕你了!」
倒乘縣城開往鎮上的班車,韓夏軍瞅著舒穎笑說。
「就是就是,小姨媽,老家的人都特別特別稀罕你呢,小昭看著都好羨慕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