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皇后,月妃就氣的直哼哼。
用她的時候親的跟姐妹似的。
一出事,竟跟扔爛抹布一般,把她給扔的遠遠的。
真真是最毒婦人心。
「如此,外祖一事怕是......」
楚承淞的話雖未說完,但懂的都懂。
「淞兒,不若你去求求你太子皇兄,或者去良淮伯府走一趟?」
月妃已是黔驢技窮,她在宮中,又不得寵。
朝堂上的事,她能使力的地方的確是有限的很。
「母妃,荊州一事本就是太子查出來的,而且卷宗都送到了大理寺,他恐怕不會給兒子開口的機會。
至於良淮伯府,與他們有姻親關係的,屬外祖父職位最高,你覺得找他們能有何用處?」
不是楚承淞看不起良淮伯府,實是在良淮伯府早就落魄了。
自家子弟一代不如一代,只靠嫁出去的女兒維持著伯府的體面。
即便他們有心幫忙,也是無能為力。
「那......那該如何是好?」
月妃想要救孫知府的心意,是個當女兒的都能理解。
但荊州貪墨案不是小案子。
裡面牽扯到的事情月妃根本無從知曉。
就連楚承淞這個皇子,都知之甚少。
「母妃,以咱們的能力,救不了外祖父。」
楚承淞心中這般想著,也就沒有胡亂給月妃希望。
「救不了也得救,若你外祖父出事,你我就真成了無根的浮萍,再也無人幫襯。」
月妃心力交瘁,不想承認自己在宮中經營半生,遇事依然無力的事實。
但她除了堅持心中的信念,好像是真的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太后在時,她討好賢妃,她父親也因此從一個縣令一步步爬到知府。
皇后得寵時,她又帶著兒子和父親投靠了皇后。
想著皇后的兩個親子尚小,她的兒子或許就有機會了。
只是,她算到了開頭,卻沒有算到結局。
荊州會事發,皇后會斷尾求生,這都是她沒有預料到的。
「母妃......」
楚承淞還想再勸,但也知曉月妃的脾氣。
越勸越執著,還不如隨她去吧。
反正無論她如何想,都不會牽連他這個當兒子的就是了。
「淞兒,你回府去吧,你外祖父的事塵埃落定前,不要出府。」
月妃此時的面色無比平靜,誰也看不出她心中在想什麼。
水仙在一旁看的著急,卻也不敢插話。
其實,她覺得若是楚承淞願意去求永平帝,孫知府的事該是還有希望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