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後,楚承奕又去了御書房,他來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問永平帝要任命馮文瀚的聖旨。
「梓煥,北地離京城遠,又條件艱苦,不若劃為封地,給你那幾個還沒封號的皇弟如何?」
永平帝沒敢直接說,不同意馮文瀚去接管羅城。
「劃為封地?那父皇是打算劃給兒臣的哪幾位皇弟呢?」
楚承奕也沒有第一時間反對,他直覺,永平帝不是話中有話,就是在試探他。
沒有封號和封地的皇弟,他還有好幾個。
比如,月妃所出的十四皇子楚承淞,正是今年及冠,這眼看著今年就要過完了,也沒見永平帝給他賜封號和封地。
宮女所出的十五皇子楚承熙,生母早逝,自小養在元後身邊,今年也十九歲了,翻過年及冠,賜封號和封地也正合適。
還有就是皇后所出的十九皇子楚承祺,不過他還小,離賜封還得十幾年,倒是不急。
除了這幾位皇弟,他還有一位只有封號沒有封地的皇弟,排行十二的楚承昆,已經二十三歲了,連個職務都沒有。
看起來,他像是個閒散王爺,其實他一直都站寧王和懷王那邊。
他岳家祖父陳蒙易,也就是前都察院右都御史,還因為在朝堂上替賢妃說話,被削職送回老家去了。
也不知道,他父皇口中說的,是這幾人中的哪一個。
或者,根本就和這幾位無關。
畢竟寧王和壽王雖然有封地,卻都沒去封地就藩。
如果他父皇想給他們換個封地,似乎也並不違背祖制。
「你十四弟和十五弟,都到了賜封的年紀了,當然是先緊著他們,如若還有合適的地方,你十二皇弟的封地也是時候該給他賜下了。
北境那些還未歸屬盛安的城池,離京城近萬里之遙,如若讓你這幾個皇弟去收攏鎮守,於你而言,豈不省事?」
這個想法是永平帝想了一整日的結果,但他真心想送去北境的,並不是這些兒子。
拿這幾個兒子說事,只是投石問路而已。
「嗯,是省事,說不得等到了璟兒那一輩,他還得派兵去收復一番。」
楚承奕已經猜出永平帝的意思。
那些王震岳還未去攻打的城池,想不費一兵一卒就收攏,恐怕除了老十五楚承熙,誰也做不到。
不過,那麼遠的地方,他可不想派老十五去。
老十五同他有些情誼,也有才幹,當然是要留在京城幫他。
至於其餘幾位,他都不看好,不信他父皇能看好。
「怎會?他們都是你的親皇弟,更是璟兒的親皇叔,又如何會做那等事情?」
永平帝不信,也是真不信。
盛安國傳了多少代,賜了多少封地,也沒見需要收復的呀。
怎的到了他的兒子,就會這般麻煩?
「他們幾個是不會,但二皇兄會。」
楚承奕淡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