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邊的水源豐富,植被生長繁茂,仔細找應該能找到不少的山珍野味。
可她今天特別想吃螺螄粉,家裡沒有現成的米粉還得趕緊回家做才能吃上,這野菜今天就不找了明後天抽空再來一趟。
螺螄處理起來最麻煩的步驟應該就是剪尾部。
等人回到家之後把田螺也用水泡起來,盆里再加上一些油,之前泡的田螺也得重新換水再泡一泡。
等到下午三四點鐘就差不多可以拿出來刷洗剪掉尾部了。
螺螄生活在水裡,表殼會有一些黏黏糊糊,像是水澡一樣的物質,得用硬毛刷將上面給刷乾淨。
穆奚拿出了一把工具鉗,將刷洗好的螺螄尾部剪掉。
穆奚處理螺螄的時候,趙葉青就在廚房裡開始製作米粉。
米粉的製作工序要比做麵條複雜一些,家裡頭沒有壓米粉的機器,要用竹子來做一個手工壓榨的也不是不行,只是有些麻煩,而且今天也趕不上了。
趙葉青打算做切粉。
切粉和粵省的河粉有些相似,都是有些寬有些扁的條狀。
這種米粉她在湘省和桂省都有吃到過,去當地店裡吃米粉的時候店家總會問是要圓粉還是切粉,桂省人有時也會用它來代替螺螄粉裡面的米粉。
去年做的粘米粉還剩了不少,拿出來調和成糊糊之後攤在蒸屜上鍋蒸熟,就像一張薄薄的煎餅一樣,蒸熟後是半透明的。
等到趙葉青的米粉煎好,穆奚也將刷好的田螺和石螺都拿進來準備炒制。
螺螄粉的湯底不僅僅只有螺螄,還得加上牛骨雞骨豬骨一起熬製,正好這些煲湯的骨頭家裡都有,之拿了一口大鍋將骨頭都放進去,加水大火煮開。
焯水之後撇掉浮沫,繼續大火熬製,不管是雞湯還是骨湯只要大火連續煮上十分鐘以上,湯色就會變得發白。
穆奚看著湯色轉白之後就撤掉了兩根柴火,讓湯繼續在鍋里煮著,見趙葉青將蒸籠已經拿下來了就另起鍋架上去開始炒螺螄。
螺螄粉的湯底還得放不少香料,家裡的香料是不夠的,只能有啥加啥。
石螺加辣椒和調味料炒到水分蒸發再放到湯里去,繼續加大火熬煮。
趙葉青這邊的米粉已經出鍋了,一片一片薄如蟬翼的粉皮摺疊起來之後上刀切,切成寬度大概小拇指寬的長條就放在一邊備用。
從罈子里撈出兩塊酸筍這可是螺螄粉的靈魂,再配上幾根泡到發黃的酸豆角,全都改刀,好放在盤子裡。
小灶上穆奚又開始炒田螺,兩個火灶都被占住了可她還得炸一些花生米。
就蹲在火塘邊上,從火塘裡頭夾出了幾個燒的火紅的木炭放在一旁,拿了一個最小號的鐵鍋直接放在這些燒紅了的碳塊兒上,倒油慢慢炸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