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頭那個自製的櫥櫃太差了,最好換個上下三層的大櫥櫃,以後鍋碗肯定比現在多,罈罈罐罐也少不了,這些都靠西邊擺。
最後在東邊靠近門的地方放個飯桌,擺幾把凳子,灶屋就齊活了。
無論是灶屋還是臥房,都沒有準備供桌,家裡用不上。
做屋期間,村里人都忙著耘草種豆子,莫清澄也被困住了,一直沒上門。
好幾天沒去小河村,也不知冬冬想他沒,留的幾樣東西應該都吃完了。
明後天屋裡的事收收尾,就去看他,還要煎熬九天,唉!
新屋做好,他沒想過要告訴誰,倒也不是想要瞞著,就是覺得沒什麼好宣揚的。
他猜,第一個見到的應該是澄子哥,因為村里其他人本就沒上過他的門,更是摸不進來。
而村長家,兩個老的心懷愧疚,清萍、清潭哥和幾個嫂子從來沒過,這個時節忙得很,更不會來了。
只有莫清澄無所顧忌,一年來好幾回。
在屋裡來回走了好幾圈,莫非合計著家具怎麼添置,大小尺寸、擺放位置、哪些要買,哪些定做,哪些是能自己做了將就用的,思量半天事還多的很。
床暫時用舊的,連著鍋碗瓢盆爐子都要搬來,衣箱、浴桶、恭桶、桌子和櫥櫃要去找木匠定做,碗啊盤的還有罈子罐子怎麼也要添幾個,大鍋、臥具和一些小物件要去買,然後自己要壘灶、做小凳和衣架,這些是屋裡的事。
屋外還有更多事情要做,田地、菜園子不能撒手,新屋邊上的雜物棚要搭,把舊棚子的東西都搬過來,然後那邊全部拆了,地剷平和原來的菜園子翻到一起,有時間還要去撬石頭、敲石頭、挖土。
莫非盤算著先把屋裡的東西備好,搬家和拆舊棚可以等家具都備齊了再做。
仔細理了一遍需要定製的家具,等天黑就去找木生師傅商議,東西做得樸素些,爭取在冬冬進門前做好。
暮色昏沉,莫非才從田裡回來,吃了點東西,摸出二兩銀錢,沿河邊往村東走去。
劉木匠家靠著瓦山村到瓦上村的那條道,住的也是青磚瓦房。
據說他祖上是當地有名的木匠,還給皇帝雕過龍椅的。
百年前那場戰亂,劉家遭了大難,人丁凋敝,僅剩幾個子孫逃難出來,淪落至此。開始幾年吃了許多苦,後來才用帶來的家底做了瓦山村第一座青磚房。
他們的遭遇和莫非的高祖一般,林川有管制,四鄰八鄉木質家具用得少,一套能傳好多代,生意逐漸冷清下來。他們也曾想過,去縣城開鋪子,只是縣城被當地人把持了,於是只好窩在瓦山里半農半工,手藝也漸漸一代不如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