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有三個兒子且成親多年的,十個孫輩都算少了,而莫村長家加上徐巧扇肚裡的也才五個!
莫非也嘆氣:「是呢。清萍大哥不論,而澄子哥二十五六,才一個娃兒!清潭哥更是,錢嫂子看著還沒動靜。這回澄子哥丟了一個,莫叔和嬸子還不知多難受呢。」他又說:「中秋送兩隻母雞過去吧,多些母雞下蛋,家裡大大小小都能補一補。」
「恩!上回瞧她院裡幾隻雞,又老又瘦,想來蛋也不夠吃,咱們再多把些蛋送去。」
莫非真是愛死了冬冬這點,不像冬家那幾個,只有他們拔別人毛的,別人休想沾他們一點。轉頭又問他:「他們過節就是這樣了,咱倆呢?要不我推你去縣裡看燈?中秋那天熱鬧。」
這熱鬧冬冬一點都不想趕,縣裡往返一百多里,走一趟太累了,人多吵吵嚷嚷的,他也害怕。
但他不想掃莫非的興,於是想了想,說:「咱們留筒月餅,殺只公雞,再炒兩個菜,也好好過一回中秋吧?只是,若去看燈的話,這頓飯是頭個晚上吃還是中秋那天吃?縣裡的燈又是什麼時候能看的?」
「縣裡小,燈會只在當晚有,咱們可以中午吃過了再去。」
「那豈不是半夜才能回來,就怕我走不下來。」
「我推你啊,哪裡要你走了,人又多,走散了怎麼辦?半夜回來倒是真的有些不便,你多穿兩件,不能著涼了。」
「不然......還是你自個去看吧,推著我怪累的......」冬冬遲疑地說。
莫非笑起來,他算是知道冬冬在想什麼了,「你啊,還和我這樣拐彎抹角!那縣裡花燈年年是什麼花樣,我都看膩了,你不去,我走路好玩兒?不去也罷,就幾個燈沒什麼新鮮的,我還擔心把你擠丟了。頭一年的中秋,咱們就安安耽耽在家,節禮一送,回家大吃大喝,賞月吃餅。若是覺得冷清了,再去村里轉轉也是可以的。」
「嗯嗯。」冬冬忙不迭點頭。
晚上親熱過,兩人又琢磨了一陣,給各家的中秋禮添補幾樣東西,到時莫非去縣裡順便買回就是,如此,二人才放心悶頭睡了。
不出莫非所料,從這天開始,每日都有母雞開窠下蛋。
十七隻母雞如今就是冬冬的眼珠子,他見天無事就一手棍子一手石頭在雞圈邊守著,有鷹子在上頭飛過,手上的石子就跟扔了出去。
到了八月十三,兩人捧出所有的雞蛋清點,除去日常吃掉的,竟是攢出了八十多個蛋,中秋剛好夠用。
吃過晚飯,開始備起幾家的禮。
莫非一邊掰著手一邊說:「明日我把葛掌柜的禮一併帶去,公雞母雞一對,加兩筒好月餅,盡夠了。我再買些菸絲、月餅和小酒回來,大壯哥、大福哥和四福哥三家,只做包紮,就不提籃子了。莫叔那兒,帶兩隻母雞再加三十個蛋去,加上其他零碎的,得備個大籃子才行。最後就是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