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字寫字。”工部尚書說完又補充了一句,“還在教別人認字寫字。”
皇帝見工部尚書都說出來了,以為他懂了,可等了一會,面對的還是工部尚書有些茫然的目光,而其他官員都明了了,尤其是注意到裴清的目光和工部尚書一樣茫然,更是無言以對了。
工部尚書這都多大的人了,怎麼還和個孩子一樣。
一行人停下的動作很明顯,正在認字的工匠們注意到這邊的動靜後,一下子就安靜下來。
皇帝注意到教認字的工匠里有一個他之前問過話的人,讓人喊他過來,問了起來。
工匠顯然也認出了他,鬆了口氣,一五一十地解答起來,他們這群人本來是互相學三視圖,然後慢慢交流,後來交流多了就發現不少人都認識點字,就是認得字少。
但是這麼多人加一起,生字也不少了。
而被工部官員教學後,他們覺得認字多有好處,就想著你教我點字,我教你點字,多識字也有好處。
如果是以前,筆墨紙硯的就足以讓他們的想法破滅,畢竟耗費太多,哪裡有那個錢,可是有了羽毛筆,他們本身就是匠戶,做支普通的羽毛筆還是沒問題,墨水的話,這麼多人湊一湊,用最便宜的墨水也夠了。
至於紙,買些邊角料的紙也行,這些紙是些碎紙,用來寫毛筆字的話寫不了多少,可是羽毛筆的字小,認字寫字也能用。
硯台也是隨便找的,不講究那麼多。
就這麼粗糙地開始,而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工匠加入其中,畢竟工匠中還有不少是僱傭來或者服役來的,哪怕自己學認字沒有太多的好處,可回去後也能教給孩子,說不定孩子就走上了讀書路呢。
“不承想竟有如此多人有向學之心?”皇帝感嘆。
他一直以為教化興學是要從禮部,到國子監,再到各地書院,再不濟也是太守縣令,那才算是興教化,可現在,工匠努力認字,這也是在教化。
聽他這麼說,工匠笑了笑,沒說話,皇帝從他這個態度看出什麼,追問:“怎麼,還有人不向學嗎?”
“那也是有的,幹活這麼累,幹完倒頭就想睡的也有,只是大家都在學,你不學,臉又有點掛不住。”
“還有些工匠是有同鄉的,到時候服役結束回鄉,別人帶著一股子墨水回去,能教娃兒識字,你什麼都不會,那回去多丟臉啊,再說在外面識字交束脩也不便宜,在這就累點,咬咬牙也能挺過去。”
在場的官員聽得有些沉默,有幾人想起推行教化的困難,當時他們還奇怪,怎麼百姓就是不樂意讓孩子讀書,現在算是有些明白了,錢、時間、精力,這些不解決,興學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