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這片田地便越來越大了。
曲冬凌很擔心,自己會不會也變成小苦力中的一個。
他自從走進來後,放在胸口的手就沒放下過,他這苦肉計都不用裝的,畢竟他真的受傷很重。
聽到顧清梵的問話,他便點頭:「沈前輩大義,天下有幾人不知?」
前朝末年時,政務一塌糊塗,軍事更是一言難盡,掌權之人只顧得上內部爭鬥,對於邊軍早已經無暇顧及。
各地邊軍大部分已經自給自足,後勤完全得不到保證,對於蠻族入侵,若是小股部隊侵擾尚且有阻擋之力,但對於蠻族大軍叩邊,他們又該如何?
朝堂上的官員哪裡顧得上邊關的廝殺,他們爭權奪利還來不及呢。
也因此,當蠻族大軍叩邊的時候,縱然守城的將領竭力率軍抵抗,一次次八百里加急給京都傳信,卻都仿佛石沉大海一般,毫無音信。
城牆已經被將士的鮮血染紅,屍體無暇收斂,日夜不停地廝殺讓人麻木,手都要握不住長槍。
可是前路茫茫,攻城的大軍一眼望不到盡頭。
他們的援軍不知道何時才會到,城內的糧食都已經要耗盡,若是一直這般下去,他們遲早會撐不住的。
沈遷不同於他那喜歡宅在家中的徒弟,他浪跡天涯,每走一處便會停留一陣子,賞美景也賞美人、
蠻族叩邊的時候,他正在邊關,他很少會和官府有什麼接觸,如他這般的人,只會喜歡自由自在的人生,官府終究束縛過多,他與對方接觸,便會感覺渾身不自在。
此時的他卻站在那位將軍身邊,遙遙望著一望無際的蠻族大軍。
那位將軍請求他幫忙再去送一份信,送到京都,他依舊是不死心的。
他守住的是邊關要隘,若是真被蠻族攻破,背後再無阻擋,附近的幾座城池怕是都要遭殃。
沈遷當時只是嘆氣:「將軍送出去的信毫無回音,這還不能讓您死心嗎?」
將軍沉默,他怎麼會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麼意思,只是,他不敢去想,也不能去想。
「還勞煩沈大俠為我送一封信。」將軍的聲音沙啞,他已經許久未曾好好休息,如今的狀態也實在算不上好。
送信又能有什麼用呢?
沈遷終究還是沒有去送那一封信,與其將時間浪費在這裡,倒不如去做一件更重要的事。
都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若是不真的看著邊關城破,他又怎麼對得起那一聲聲「沈大俠」。
他不懂行軍打仗,不會帶兵作戰,卻唯有一身武藝,堪稱獨步天下。
他雖不知道該如何帶兵,卻也懂一個道理,擒賊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