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君雖然是個好筆桿子,但她忙著組織治蝗,別說寫稿子了,忙得覺都睡不好、飯都要抽空吃,來自各單位的筆桿子只得圍著他們採訪問詢,自己完成撰寫治蝗文稿的任務。
雖然沒有現成的好文章,筆桿子們卻發現了新的驚喜——來自阿木古楞畫的治蝗場景寫生。
阿木古楞尚沒有時間去細化這些概念稿,但對於報社雜誌等需求方來說,這些用簡短線條勾勒出治蝗場面的畫稿,已足夠珍貴了。
那些艱難的場景、那些惡劣的環境、那些深深彎下去的腰、那些被風沙模糊了面容的身影……都太有情緒了。
一時間阿木古楞被眾多後續趕來的人員包圍,一張又一張的稿子賣出去,好多稿子賣到這家報社後,被其他報社雜誌預定轉載,又多一筆稿費。
國家規定文稿不直接支付稿費,一些畫稿卻能鑽空子不在其列,阿木古楞拿到了許多現金——來時癟癟的錢包,忽然就豐滿了起來。
再加上他之前《中草藥野外識別圖鑑》再版的稿費,和即將出版的《手術縫針等技術學習圖鑑》稿費,一向沉默少言的小伙子才16歲就成了個低調的小富豪。
…
遲予教授一路走來捉了近百隻不同科屬不同品類的蟲子,都風乾了用酒精泡過,要帶回去做標本。
林雪君在種樹時發現了很像蠶的蟲子,交給遲予教授時忽然想起一個一直遺忘的細節,忙找到杜川生教授和遲予教授:
「綠僵菌對蟲子的威力如今已經被證實,它們恰巧對大多數害蟲有效,其實對許多益蟲也是致命的。
「剛才捉蟲子的時候我才想到,農人養的蠶是不是也逃脫不過綠僵菌的寄生?」
遲予教授哎呦一聲,忙跑回她在第一生產隊暫住的房間,找出自己還在養的生物特徵與蠶最接近的蟲子做實驗。
第二天這蟲子就開始生細細的菌絲了——不僅會被綠僵菌寄生,還寄生得很快。
當下在第一生產隊的工作已經完成了,遲予教授一天也呆不下去了,她急於去呼和浩特找養蠶人做實驗,去證實這件事。
林雪君一隊便跟張社長和秦大隊長以及第一生產隊所有共同戰鬥過的社員們道別,隔日出發時,全生產隊的男女老少都出了家門,一路將他們送出生產隊,又送上拐向城市的土路,久久地向他們揮手。
「一定要好好照顧胡楊林啊,胡楊樹是最好的防沙好樹,只要有一點點水就能生長,耐寒耐熱耐鹼耐乾旱,等它們枝繁葉茂了,生產隊就不怕風沙了,還能鞏固水渠,幫助改善水土。回頭有機會,就種更多,即便再需要柴,也不要砍它們,多撿牛羊糞!」
林雪君對著騎驢一路送行不捨得折返的秦大隊長反覆叮囑。
「知道了,這是林同志跟草原局的領導們好不容易求來的胡楊樹苗,我們一定將它們種好。」秦大隊長認真點頭,「我會好好照看它們,將來接替我的職責照顧這片土地的人,也會好好照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