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兩年裡,或許是由於姜影的勸說,紀海平自認「放下身段」地想過要修復和紀星的父子關係,但紀星始終沒有給過這個機會,那次之後紀星的寒暑假都不怎麼回家住了,紀星自己有一筆存的錢,和朋友共同籌備著工作室,又重新做起了樂隊,還會發一些歌和視頻傳到網站上,直到畢業前夕,紀星已經算是網上小有名氣的音樂人了。
和家裡徹底決裂後,紀星一個人扛起了工作室的所有事,沒了家裡的助益,光是投資和人脈這一項就是最大的難題,紀星那個時候不知道去了多少酒局,彎腰低頭地去了多少家公司和工作室,又收到了多少封以「很抱歉」為開頭的郵件回復。
但紀星總算還是幸運的,做他們這行的人里有太多的滄海遺珠,一輩子都困在自己腦海中的樂譜里,靈魂死在擺滿鍵盤和合成器的小房間裡。
第三年的時候,紀星為一個新興的歌手寫的兩首歌在網上一炮而紅,也讓他的工作室終於步上了正軌。
這些年,工作室越做越好,吸納的人才也越來越多,因為自己的原因,紀星很願意給一些有想法的,和自己當年一樣的年輕人機會,工作室的風格也很多變,有一家不錯的影視公司每年固定會有一些ost的創作需求,基本完全交給了他們工作室。
所以一開始,紀星沒有想過把工作室簽出去,他現在工作室運轉得不錯,也有相熟一直在合作的一些公司和藝人工作室,對他自己而言,已經滿足,可以寫自己想寫的歌,做自己想做的音樂,也不愁沒有錢花。
但是工作室這兩年越做越大,紀星自己可以不管這些,但不能不替那些當年和他一起從小作坊打拼過來的員工著想。這次想要簽他們的公司確實是業內頭部,前期談的條件也都不錯,更重要的是,併入大公司旗下,對於他工作室的人來說,對於以後的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幫助。
明早就是工作室正式簽約的日子,紀星十點多的時候從桜肆走出來打車,冷風口的街角,紀星看著手機上的打車軟體,在填寫目的地時猶豫了片刻,最終修改成了公司附近的酒店。
到酒店辦理完入住準備上樓的時候,紀星的手機響了。
紀星看了一眼來電人,是紀陽,屏幕上已經有好幾個紀陽的未接電話了,紀星猶豫了一會兒,本還是想掛掉的,但最後深吸了口氣,想想還是接了起來。
「餵。」
「喂!哥!我打你好幾個電話了,你怎麼一直不接啊,嚇死我了。」
紀星表情很平淡,聲音卻是冷的,挑眉問:「什麼事?」
紀陽愣了一下,自然很快聽出了自家親哥語氣中暗藏的不快,於是說話更有些小心翼翼:
「哥......你喝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