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只要他來過,就一定會留下蹤跡。」
陳淮從邊防所的檔案室查起,接著又查了邊防所歷年來的大事件記錄冊。他發現從1993年起,原本歸入檔案室里的人員名單少了一張。他去問了在這裡上班的老人,得到的答案是有一個叫俞志的人從這裡調回了北京。地域符合,時間符合,陳淮不相信會這麼巧。
也就是說,那個秘密小鎮很有可能就是束水。他們如果是通過束水和國外的邊境線,那麼邊防所應該有兩人的身份記錄。作為臥底,中方不可能把身份擺在明面上讓那邊的人查。
陳淮猜測多半是走的水路,那麼他們的終點,就很重要了。
他向上面申請拿到了查閱權,遺憾的是,裡面的資料並沒有記錄這個「終點」究竟是哪裡。
俞景今天沒有課,他試圖聯繫劉誠,但那邊始終沒人接電話。他穿上衣服出去找陳淮,卻被告知他不在值班室。
回去後他在宿舍里待了半天,乾脆趁著放假做了個大掃除,最後在角落裡翻出徐州寄的補品,拿了一盒出來,在教師用的公共廚房開了火。
他沒怎麼做過飯,也不知道要熬多久,於是給徐州打了個電話。
那邊響了兩聲,很快被接通,卻不是徐州的聲音:「餵?」
俞景愣了一下:「沈嘉?」
電話那頭似乎有重物砸落在地上,聲音很大,沈嘉語調匆匆:「他喝醉了,俞老師你有什麼事嗎?」
徐州繼承家業,難免要在各種宴會上跟人打交道,對此俞景倒是見怪不怪,他叮囑了沈嘉幾句,就掛了電話。
剛掛斷,又有電話打進來,這次是陳淮。
「我問到你爸爸的消息了。」
俞景幾乎是脫口而出:「我來找你。」
陳淮說:「我在你學校門口。」
依舊是那輛熟悉的吉普,陳淮此刻沒在車上,他微側著站在車門處,右手正拿著手機講電話。學校門口來來往往不少學生和家長,俞景卻一眼就能看見他。
陳淮的目光像是有感應似的,在他看過去的前一秒和他對上,然後他掛了電話:「過來。」
俞景聽話的小跑著過去,有些喘:「什麼消息?」
陳淮從外套里掏出一張照片遞給他。
那是一張大合照,一眼望過去裡面應該有四五十個人,都是穿著迷彩服的軍人。他們的面容不算稚嫩,能看出來年齡應該在三十歲左右,隔著鏡頭,他們的目光堅定。而其中有兩個人俞景認識,那是他的爸爸和叔叔。
陳淮在旁邊解釋:「老劉是這裡的老人,除了我們這些新人,他還認識不少老隊友。我讓他幫我打聽了幾個,發現其中有一位正好是你爸那一屆的,所以我去找了他,但他不願意多說,除了這張大合照,我什麼都沒問到。」怕他因此失望,陳淮又補充道:「但是他說你父親曾經寫了一封信給你母親,但還沒來得及寄出去就接到任務離開了,臨走時匆忙把信留給了一位姓周的工作人員,委託他幫忙寄出去。如果我們能找到那封信,應該可以從上面得到關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