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歧玉抬起眼眸,拱手應下,「謝曾大父。」
老秦王重新理政,並將太子嫡子秦歧玉放在身邊親自教導的事,很快便被咸陽城大臣們及豪紳們知曉。
他們對秦歧玉的評價,再次提高一個等級。
與此同時,姜水赴洞西郡任命,任命第二日就在渭水河畔開壇做法,說自己被水神指點,水神讓他鑿山移水解水禍。
無數庶民伏地呼喊水神,洞西官員們無一人能理解,詢問姜水,姜水也只讓他們該做什麼做什麼。
總歸一句話,別問,問就是水神的旨意。
此時的咸陽城,也收到姜水的傳信,鑿山一事進行的非常順利。
他經秦歧玉指點,用了以工代賑的方式,成功安撫下了部分災民,可還有大量災民周圍郡縣也無力承擔,詢問該怎麼辦。
秦歧玉思索片刻,有了些許想法,又重新投入到處理政務中。
月影清晰,褚時英從外而歸,手裡還拿著褚卜給的回信,問曲:「你家公子還沒回來?」
曲低著頭,哪裡敢看她,回道:「公子傳信,今日政務繁重,宿在宮中,便不回來了。」
自被老秦王帶在身邊教導,秦歧玉就躲著她,用自己繁忙為由不回家,褚時英冷笑連連:「他有能耐就一輩子別回來。」
曲可不敢應這話,褚時英又問:「曲,你家公子,是幾歲到我曾大父身邊的?」
曲早就察覺到秦歧玉與褚時英關係敏感了,但他仍不知褚時英詢問此點的深意,只能誠實道:「夫人忘了?公子九歲便到褚老身邊了。」
「九歲啊。」
褚時英便笑了,前世,秦歧玉可是十四歲方才到的祖父身邊。
她便又問:「在鄭國時,想來曲帶著你家公子,日子過得艱難。」
曲陷入回憶,滿臉都是溫柔,「公子省心,不用奴操心太多。」
省心?
一個九歲孩子背井離鄉竟然用省心這個詞,褚時英挑起唇角,「告訴他,我耐心有限,明日是最後期限,他要是還不回,以後就再也別回了。」
曲當下應喏,看著褚時英頭也不回的背影,趕忙傳信給秦歧玉。
而褚時英回了屋後摒退侍女,深深吸了口氣,拆開了祖父回給她的帛書,帛書上說,祖父的書已經著完,很是開懷。
又道秦歧玉是九歲到的家中,從小便是個穩重性子,而後林林總總對他誇了又夸。
褚時英為祖父著成書開心,但看到後面,丹鳳眼中一片冰冷。
她想到了自己重生後,詢問祖父身體時,秦歧玉回答她,每月都會給祖父找巫醫看身體;
她想到了豪商李嗣遠和鄭姬,前世是李嗣遠將鄭姬嫁給秦歧玉助他回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