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信息閉塞所賜,了了的兼職工作絲毫沒受影響。
了致生留給她的文件資料里,有不少南啻風格的壁畫,而南啻的鼎盛時期,也是佛教文化最繁榮的時候。類似《朝元圖》、《八仙過海》等群像壁畫更是多得數不勝數。
了了不僅能練筆,還能獲得一筆酬勞,別提有多美滋滋了。
畢業後,了了沒有急於找工作,但也不再混跡於京棲周邊的村鎮。
她花了近半年
的時間,把了致生筆記中提及的四大佛剎都走了一遍。如果老了沒有生病,他應該會親自去看一看這些保留了千年的瑰麗壁畫。
他沒有機會再做的事情,如今便由了了接替,將他沒來得及做完的工作資料補錄完整。
年前,了了回到老宅,除舊掃塵。
今年是她獨自過的第三個春節,雖然只有她一個人,但她還是好好地準備了一桌菜餚。
樓峋晚上給她打了一通視頻電話,見她頗有閒情逸緻地燙了壺小酒,舉杯和她隔空碰了碰:「除夕快樂。」
了了配合地抿了一口:「除夕快樂。」
屋外的爆竹聲,聲聲不絕。
了了擁著毛毯坐在沙發里,仰頭便能從圍牆和屋檐的夾角處看到四鄰燃放的煙花。她欣賞了一會,直到樓峋問她:「回來要找工作嗎?」
不等她回答,他很快地又接了一句:「博物館的壁畫修復有沒有興趣?」
「我有工作了。」了了將擋住前額的劉海勾到耳後,「你知道洛迦山的普寧寺嗎?」
樓峋挑了挑眉,顯然不太清楚。
兩年前,普寧寺修繕四方塔,將塔身內壁的牆體全部粉刷,用作壁畫繪製。這可比了了當初在京棲市周邊村鎮接到的那些小打小鬧有含金量多了,光壁畫尺寸便將近七十平方,而工期更是要三個多月之久。
了了能收到這份邀請,還得從她給董氏宗祠畫的壁畫說起。
京棲古時是王都,傳承至今,保留了不少大家氏族。市區內還算分散,但底下的鎮區,村落,大都是同姓共居。一個村子裡七大姑八大姨的,走兩步就能串上親戚。往上數數,不出三代便是一個祖宗。
這些都是尋常。
董家村則稍微特別一些,他們三代湊不出一個祖宗。全是早年戰亂,跟遷至此的。董家村的祖先們受當時封地在此的昭和公主庇護,免了流離失所,兵戈擾攘。他們感恩公主殿下的庇佑,在安養生息後,全拋了祖上的姓氏,跟著改為公主的母族董姓,意喻世世代代願做公主的子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