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題寫到最後,甚至有種馬上睡過去的感覺。
升堂考,完全是考基本功。
紀元答著答著有些熟悉。
這好像就是入學考試那會的感覺,不過那會只有四書,內容也不複雜。
現在四書五經混在一起考,考得也更深入。
就像有老師想要看看你到底掌握了多少,到底學會了多少。
以此,才能評判是否能進乙等堂。
畢竟進了乙等堂,第二年就要參加縣試,就要去考秀才。
紀元終於知道,為什麼他們縣學考秀才的概率那麼大。
如果每個人都是這麼翻來覆去地學,翻來覆去地考,那學問必然紮實。
那麼好的政績,那麼好的成績,都不是憑空得來的。
十一月二十五下午,考試終於結束。
紀元第一時間出屋子透透氣,跟他一起的還有其他八位考生。
眾人忍不住相視一笑。
大家算不算共患難了啊。
九個人乾脆就在門口坐著,屋子裡是溫暖的炭火,外面則是冬日的冷空氣。
「我們能不能考上。」
「進了乙等堂,就能考秀才了。」
「蔡豐嵐已經在準備,他明年就要考,保書提前半年交上去的。」
「家裡的情況,也早就讓人報上去了。」
蔡豐嵐,以前丙等堂的第一。
紀元來了之後,超過了他。
但蔡豐嵐還是考進乙等堂。
甚至在明年就要考秀才。
保書是俗稱,正式名為「童子試具保」,就是縣試之前必須填寫的東西,約等於報名表。
童生須請求五人連保。
意思就是連帶自己,再加上其他四個考生,互相做擔保,保證五個人都不會作弊,但凡有一個作弊的,就會牽連到自己。
不僅如此,還要讓村里親朋長輩,按了證明考生身家清白,未服父母之喪等等的文書。
符合上面的條件,方可應考。
蔡豐嵐提前半年準備,也是對自己有信心。
明年的二月,就要進行考試。
他去年年末考進乙等堂,在乙等堂一年,就能去參加縣試。
能參加縣試,肯定是夫子博士們點頭的,至少有幾分把握。
所以提到他,大家一陣羨慕。
誰不想考秀才啊。
他們寒窗苦讀這麼多年,最終的目的,不就是考取功名。
紀元聽著大家討論。
他也想考。
既是因為學習對他來說不是負擔,也是因為他的退路不多。
士農工商,古代一層層下來,只有士族最安全,也能生活得更舒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