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許多,都是名揚四海的智囊,他們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出謀劃策,如何讓其餘節度使心甘情願地送兒子進京。
這些智囊們頻繁出入書房,姬縈在一旁看得口水直流。恨不得挨個綁架走,強令他們宣誓效忠——如果事情真那麼簡單,她也用不著在這裡等待徐籍召見她了。
等了又等,姬縈終於等到徐籍想起她來。
還是那間書房,不過這回只有姬縈和徐籍兩人。
「明縈道長,這段時日在徐府還適應嗎?下人沒有怠慢的地方吧?」徐籍親切地問道。
「宰相過慮了,府中下人有禮有節,是小冠受了許多照顧才是。」姬縈笑道。
兩人打了一會官腔,徐籍開門見山道:
「明縈道長,徐某有一事不解,聯軍潰散的時候,以你之武勇,分明有建功立業的機會,為何會放棄這個機會,選擇折返去救我兒夙隱?」
姬縈不露聲色地思考徐籍問這個問題的意圖,猜測又是他的疑心病犯了,避開他的圈套,說道:
「實不相瞞,小冠當日折返回青雋營地,本是想營救三公子的。」
「哦?」徐籍意料之外地揚聲。
「其實小冠與朱邪部勇士對決的那天晚上,三公子就來找過我,三公子欣賞小冠的武藝,想要交個朋友。小冠那時便聽說宰相不許三公子上戰場,一直都留守營地。所以……」
姬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小冠不敢欺瞞宰相,當時陛下只有一個,而追尋的隊伍又有成百上千。小冠心想,陛下當然重要,但三公子對宰相固然同樣重要。立功的方法不止一種,小冠當然會選更容易實現的一種。只是沒想到,三公子已隨軍隊撤離,反而是大公子與大部隊失散了。」
徐天麟夜訪姬縈的事,徐籍當然知道。
聽完姬縈的回答,他眼中的陰雲一消而散,灼灼烈日般的笑容出現在臉上。
「你倒是實誠。」
「那當然,小冠可沒有自信在宰相面前說謊話而不被拆穿。」姬縈笑道。
「這些天,徐某一直在與各大節度使斡旋,怠慢了道長,還望道長海涵。」徐籍說,「我思量許久,決定向陛下請命,敕封你為春州太守,遙領春州事務。」
姬縈面上露出喜色,連忙起身行禮,心中卻在大罵徐籍老賊蔥管吹火——小氣!
春州是什麼地方?三蠻占據的七州之一,她連春州大門都進不去,還遙領什麼春州事務?唯一的好處,就是雖是光杆太守,但徐籍還是要給她發太守的俸祿。頂著四品官的頭銜——雖無實權,但也不必看縣令之流的臉色了。
要是現在再讓她遇見凌縣縣令,非讓他跪在地上,給她結結實實嗑十個頭才行。
「至於宅院車馬,包括你身邊親信的賞賜,我也一一安排好了。」徐籍充分展示了一個禮賢下士的梟雄所應具有的親切和體貼,「蘭駱,把我讓你準備的圖紙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