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唐朝時期的建築大部分使用木材,傳承千年的木匠們也能做出非常精緻的雕花和工藝。
木製建築水平登頂的同時,磚石方面的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宮殿的建造,會先用紅磚搭建基台,在基台之上再搭建木結構的房屋。而當時的佛塔、寺廟等,也都是用磚來搭建的。
遊戲背景畢竟是古代,風格一定要做好把控。
謝雲帆要求美術組先做一套建築原畫設計,等正式確定了遊戲裡的「唐風特色」,再去設計城市建築群。
整個城市畫風必須統一,只有這樣的世界觀才不會讓人「出戲」。
屆時,城市街道整齊排列,建築風格富有特色,從空中俯視的話,規模宏偉的建築群,會讓玩家們無比震撼,甚至有種「自己真的來到了大唐」的沉浸式體驗。
但玩家自己的家裡,卻要打造「個性化的家園」。
地磚顏色、家具樣式,甚至植物、寵物,都能自己來定義,這些可以做得親民一些,讓玩家有更多的選擇。
大背景的設計其實並不難,只要美術組工作到位,其他小組跟上進度就可以,無非是任務繁重一些。
關鍵在於遊戲的玩法。
基建遊戲,怎麼做才好玩?
傳統的基建遊戲,玩家在遊戲裡種材料、收材料、搭建房屋,等積攢的資金、材料足夠了,再擴充自己的房屋和城市,繼續新建另一座城市,不斷循環下去,遊戲一直開新地圖,就可以持續運營。
這種玩法比較單一,玩家能玩下去的動力也是靠「擴張思維」。
有些耐心十足的玩家,可能會跟著運營方不斷地擴地盤,建好一座又一座城市。而大部分玩家,玩久了就會膩味,棄游率非常高。
謝雲帆既然要做全息基建,當然也想創新玩法。
首先,這款遊戲不是單機而是聯網,那麼玩家之間就可以互動,比如,幫鄰居的花草澆水、除蟲,可以獲得獎勵。
鄰居家的菜地熟了,但鄰居不在線,我們可以「代收」,然後獲得獎勵。
這就跟曾經爆火的「偷菜模式」差不多,但「代收」並不影響鄰居原本的收益,玩家獲得的是額外獎勵,所以也不會引起「鄰里糾紛」。
種植、收穫、建造,這是基建遊戲最基礎的玩法。
此外還會有許多隨機事件和隨機任務。
公共事件,如李白喝酒、杜甫吟詩、公孫大娘舞劍、陸羽講茶等等,這些跟NPC相關的劇情,算是遊戲世界掉落的意外驚喜。
日常的天氣系統,也會影響植物的生長。
城市的周邊還會設計一些娛樂區,比如可以狩獵的山林,能釣魚的池塘,玩家們閒下來就去這些地方放鬆。
既然是聯網基建,除了玩家自己建造家園之外,遊戲還應該支持「群體落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