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的夜晚,二更鼓已經敲響兩遍,四下里一片靜寂,唯有草叢中蟋蟀的鳴叫間或傳來。
一條曲徑通幽,直伸到水墨高牆之外。穿過朱漆小門,便是齊員外府邸的後院,絳紅燈籠高懸於樹間,映出一片燈火輝煌。只見侍女雜役們捧著熱水忙進忙出,卻連大氣不敢喘出一口。
少爺房間內,一道桃木雕花屏風將隔出了左右,手臂粗的紅蠟洋洋灑灑點亮了數十根,在風中搖曳著半死不活的燭光,投射出一站一臥兩道身影。
躺在床塌上的正是齊員外的獨子齊寒石,他年齡約摸弱冠,身穿一件雙縐絲質的裡衣,歪靠在身後的緞面枕頭上,表情有些痛苦。
本來是一張淨白清秀的臉,偏偏在左眼上生了翳膜,黑睛幾乎不見,被一層厚膩的白膜糊住了眼,乍一眼看過,讓人覺得有些恐怖。
在他身邊,立著另一位少年,年紀不出左右,一頭青絲被一根墨色布帶清爽得繫著。雖是窮書生打扮,卻掩蓋不住骨子裡的由內而外的俊秀出塵。
只見他一掀衣擺,落座於塌前的圓凳上,伸手撫上了齊寒石的腕脈。
少年微闔雙眼,忽然入定了一般。整個房間裡靜謐一片,只剩下燭台上的燭火,呲呲啦啦的搖曳之響。
不知過了多久,屏風另一端傳來齊員外焦急的問話:“大夫,我兒的病,可還有救?”
行醫少年沒有著急回答,微微顰著眉,思索了片刻道:“令公子此前都服用過哪些藥物?”
齊員外慌忙招了招手,命身邊的傭人把藥方取了過來:“我兒的左眼,原本只是輕微紅腫,不成想兩天後竟嚴重起來,整個白眼仁如同出血一般,慢慢連黑眼仁也被包裹了。我便差人去請城東的潘醫師過來,他判定小兒是大腸火盛所致,當下開了黃連,大黃等瀉藥讓我兒服下”,說完伸手將藥方遞給了少年。
齊員外繼續道:“吃了他開的藥,我兒連續泄了兩天,眼疾非但沒有好轉,反倒更加嚴重了,身體也一天比一天虛弱。”
“我心下著急,怕是潘醫師的藥出了問題,又趕忙找了另外一位鄭性大夫過來,鄭大夫說是我兒外感風寒,應當發汗驅寒,讓他裹著棉被,還給開了什麼……什麼桂甘姜棗麻什麼湯,結果汗倒是發了不少,眼疾卻更厲害了,現如今,整個眼睛都看不見了。”
齊員外說到此處,竟然哽咽地帶了哭腔,他衝著少年深深作了一揖道:“我聽聞先生的共濟堂醫術高明,在整個徽州都是數一數二。如今我兒病急,實在耽擱不起,便差人一路趕去將您接了過來,還望先生華佗在世,救救我兒,我齊家上下,必將沒齒難忘。”
少年見狀,急忙起身回禮:“大人莫要多禮,在下不過一介布衣,跟隨家師學了幾年醫術,讀過幾本醫書,可不敢自稱華佗在世。只是……”他的面色有些為難:“在下尚未出師,按師門規矩本不該出門行醫,只是眼下事態緊急,偏巧家師又出了遠門,思慮再三,便隨了貴府家人一同趕來,承蒙大人信任,在下今日願破例一試。”
病急亂投醫的齊員外經過幾日來的折磨,早已打定主意,要將死馬當成活馬醫——但凡能有一線希望,他也要狠狠地抓住,絕不能讓寶貝兒子真的變成睜眼瞎。不過,當他看到面前年齡尚淺的少年時,心中又不禁泛起了嘀咕,忍了半天,乾脆還是沒能忍住,猶猶豫豫地問道:“不知先生是否有了判斷,我兒的病究竟是什麼原因,竟來得如此兇險?”
少年不緊不慢道:“若在下判斷無誤,令公子所患應是翳膜遮睛,屬風邪毒熱,緣自腑臟之間,沖發其上,蘊結不散所致。”
焦急萬分的齊員外簡直一個字都沒聽懂,乾脆開門見山道:“那該如何醫治才好?”
少年道:“翳有多種,或淺或深,有可治有不可治,所幸令公子所生尚屬初期,未入機理,只要施針於患處,放出淤血,再輔以藥劑,相信不過幾日,病症就能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