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華見大伯目光熱烈地盯著她,希望她嘗一口的樣子,像是等待誇獎的小朋友一樣,就鬼使神差地拿了一塊栗子糕,分了一半給奶奶,才咬了一口,笑道:「確實好吃,又香又細糯,謝謝伯伯。」
本來還有些忐忑的許懷安,見小侄女說好吃,臉上也現出了一點笑意,「都是你以前愛吃的,趕明兒伯伯周末放假,再帶你去附近的商店看看,還有哪些好吃的。」
曹雲霞笑著提醒道:「懷安,你可別說大話,你今天把家裡的糕點票都用完了吧?下回就是拿錢出來,也買不成啊。」
許懷安只當妻子是在打趣,擺擺手道:「沒事,我在單位找人勻一勻,缺了誰,也不能缺了小花花一口吃的。」
曹雲霞臉上的笑意,一時就有些掛不住,覺得晚上還是要和丈夫好好說道說道。交代女兒好好招呼妹妹,就跟著婆婆和妯娌去了廚房。
中午的午飯倒是比較豐盛,有小雞燉蘑菇、熗脊絲青椒、醬燜黃魚、醋溜白菜、涼拌黑木耳、鹹菜滾豆腐湯。
飯桌上,許懷安隨口提起,讓許小華去上高中的事兒,「小羽,小花花在杭城那邊的戶籍和學籍都轉過來沒有?需要我找人幫忙嗎?」
秦羽一邊給女兒盛湯,一邊道:「託了一位教育局的朋友在幫忙,還在等消息。」
許小華沉默了一瞬,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伯伯,我不想去念高中,我想進工廠,如果可以進工廠的話,就是臨時工的活也行,最好能學門技術。」
秦羽放下碗筷,溫聲問道:「為什麼啊?小寶兒,你年紀還小,正是該讀書的時候,我和你爸就你一個孩子,能供得起你念書。」
許懷安也道:「是啊,我聽呦呦舅舅說,你先前中考成績是全縣第三名,你怎麼會有不讀書的想法?」在許懷安看來,小侄女在那麼艱苦、貧困的環境裡,都能考曲水縣第三名,完全是個念書的好苗子。
忍不住又夸道:「你從小就聰明,伯伯都想著,你若是自幼在京市長大,伯伯怕是出門逢人都要夸幾句我們家小花花多聰穎。」
沈鳳儀也忍不住出聲道:「孩子,別說你爸媽、伯伯了,就是奶奶這裡,也不缺你讀書的錢,你還小呢,去學習念書是正經,掙錢的事,有你爸爸和媽媽呢!」
許小華卻是打定了主意的,她現在念高一,三年之後剛好是1966年,那年的高考會取消,大批的知識青年要下鄉,到時候即便家裡能安排她進工廠,崗位、工作環境怕是也沒有現在的選擇機會多。
再者,許家現在看著光鮮,到了1966年以後,難免會有一段低谷期。如果按照原書發展軌跡,堂姐許呦呦有可能入獄,伯伯也會受到牽連,她爸在原書里是一直待在西北搞建設,特殊年代,更是音信杳無,全家的生活重擔,大概都要掛在她媽媽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