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考生為了增加高中的機會,往往會想盡辦法替自己刷名聲,廣交好友、參加各種詩會文會、還會時常出入平康坊。
是的,就是教坊!
大唐的文人沒事就喜歡逛逛教坊,甚至將之視為雅事,自然不只是為了風月情色,更因為教坊本就是刷名聲的好地方。
這時候的妓女也不太一樣,相比容貌,她們的才情更加重要。
妓女常常要外出參加活動,每每要與客人詩歌相和,和不出來會被人笑話。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遊戲,譬如最常見的行酒令,往往由妓女擔任席糾,也就是裁判,她們要負責宣令和判斷客人行令對錯,文采不夠根本不能勝任。
因為這些原因,妓女中最厲害的「都知」容貌未必最出挑,甚至可能相貌平平,但每一個都才情出眾,於席糾和作詩上更是翹楚。
扯遠了,說這麼多是想表示文人為了高中想盡各種辦法刷名聲。
他們去教坊司,固然可以與才貌雙絕的花娘秉燭夜談甚至春風一度,更會留下自己的詩作,或者為樂曲填詞,期盼藉由花娘之口,將自己的名字傳揚出去,若能被某個達官貴人記住就更好了,那麼他們就有可能受到推舉。
相比刷名聲,被貴人舉薦才是最好的辦法,如果這個貴人能量足夠大,即便考生科舉沒有高中,也可以通過舉薦直接入仕。
因此很多文人就會將自己的詩文整理成冊,送給自己看好的高官貴族,以求得到他們青睞。
李承乾就沒少收到這樣的詩文冊子,還有寫各種文章和他探討的,如果真是有本事有才學的,舉薦一下也未嘗不可。比如馬周,就是寫了一篇文章給李承乾,成功進入天策府,如今也是正四品的高官了。
這種以詩文向貴人自薦的行為稱為「干謁」,若自薦不為求官,僅是為了科舉,又能叫做「行卷」。
簡單來說,行卷是干謁的一種。
李承乾之所以判斷青年是行卷而不是干謁,其實也不難理解。干謁入仕並不受歧視,仕途也沒有什麼阻礙,但能夠進士及第當然最好,不僅能驗證經年所學,也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出身。
杜構不就是放著現成的官位不要,想要去參加科舉嗎?
這青年年紀不大,想來還沒有被科舉毒打過幾回,又兼之才氣斐然,看樣子對自己的文采很有信心,必是想掙一份功名的。
干謁詩文多為歌功頌德表衷心……當然啦,肯定也有例外。
還是我們不按常理出牌的謫仙人李白大大,他在自己的干謁文《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寫:「願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顏,終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誠動天,長虹貫日,直度易水,不以為寒。」
希望君侯給我一個機會,我定會盡心竭力回報您的知遇之恩。
還挺動人對吧?
但他緊接著就寫:「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許門下,遂之長途,白既膝行於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觀國風,永辭君侯,黃鵠舉矣。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