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入口便是滿腔的鮮味,外殼炸得酥脆,蟹鉗以外的外殼均能輕易嚼爛,蟹肉鮮甜,蟹膏濃郁噴香,加上爽口的辣味,秦朝寧情不自禁吃了一隻又一隻。
秦柳氏給么子的碗裡勺了一大勺的菌菇醬,幫他把蒸飯攪拌好,「炸螃蜞吃多了上火,為娘可不想明日還要費心思給你們幾人煮綿茵陳(清熱祛濕)水喝,你們悠著點。」
「其餘幾款菜也好吃得緊,別只挑其中一碟來吃。」
「好」,「嗯」,「唔唔」,他們三姐弟此時此刻應得十分的快。
一頓哺食下來,秦朝陽兄弟倆都吃撐了,在天井這裡站著納涼。
秦石和秦柳氏坐在竹凳子上,吹著晚風,往竹籩(圓形開口盛放祭品的籃子)里擺放紙錢,香和蠟燭。
然後他們看手邊上的黃麻紙還有多的,就疊起了紙元寶,準備給祖先們燒多點銀兩。
秦晚霞時不時也幫忙疊一兩個。
「家裡的油紙傘還有在做嗎」,秦朝寧問道。他白天裡留意到角落裡還有一小堆傘骨。
「油紙傘的營生,家裡停了幾日了,現下菌菇醬賣得好」,秦石應他話,「咱們家把力氣都放菌菇醬上了。」
秦朝寧這時候聽家裡人說起,才知道菌菇醬早已在縣裡售賣開來,目前還賣得很不錯。
而家裡的分工是,白日裡他娘和二姐去採摘菌菇,他爹修路回來就幫忙清洗和剁碎,然後生火,待他娘和二姐熬製完菌菇醬,三人便一起把菌菇醬裝進小罈子密封。
祥記的老李叔和家裡約定的時間是每隔兩日,便驅使著騾車來一趟營地里收貨。
「爹、娘、大哥和二姐都很厲害!」秦朝寧由衷地讚嘆。
菌菇醬雖然材料上,普通老百姓吃幾次也能知道原材料是多種菌菇,但是能夠把醬做得好吃的,也是需要庖藝的。
他爹和大哥,能夠和錢掌柜談好菌菇醬的售賣與分成,做好了試吃推廣,實際上已經對於己身的固有認知有所突破。
「麼兒的主意好」,秦石夸道,甚是欣慰地摸了摸小兒子的腦袋,對他疼愛地說道,「明日祭祖後,給麼兒分個大雞腿。」
「不,剁開了,大家吃」,秦朝寧搖頭,「或是給大哥和二姐吃,大哥和二姐辛苦了!」
聽罷,幾人打鬧了起來,笑聲不斷。
秦石和秦柳氏同樣嘴角含笑,看著三個子女,多有感觸。不得不說,他們家今年的日子,比之往年,實在好上了太多。
翌日丑時
他們闔家早早起來,把秦朝寧去上私塾而不得不斷掉的全家識字的計劃重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