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心眼裡希望貼心懂事的小棉襖三妹過得幸福,日後即使嫁了人也不至於困在後宅。
再說徐茵自己,除了茶山、竹山以及將方圓的荒地買下來種草藥以外,今年開春還在同興府城外購置了上百畝良田,種高產水稻、養稻花魚。
相比紅薯、土豆這類雜糧製作的粉和面,本地人終究更青睞大米,稻魚共生推廣開來,既讓農村百姓的飯桌多道菜,還能提高他們的收入。
草藥種植今年跨入第三個年頭,除了人參等年份越長越好的草藥以外,其他的已經收過兩茬了。
希望村的開荒災民跟著她種了兩年,除了第一年還有些吃不飽,第二年開始,有燒窯這項副業支撐,衣食無憂。
整個希望村一派欣欣向榮,石峰、陳滿倉等人,在瘟疫解除以後回了趟同興府,發現老家還沒有希望村的生活好,一家人商量以後,乾脆把老家的田地賣了,遷到希望村,落戶做了希望村的第一批正式居民。
其他災民,有些回去了,有些和石峰他們一樣,留下做了希望村的永久居民,跟著徐茵腳踏實地地干,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希望村也一天比一天龐大,原先在山裡開荒的災民,見這裡發展得這麼好,紛紛加入了他們。
如今,希望村早已不是三年前的臨時村落了,不僅規模大、戶數多,發展的副業生意也越來越好。
眼紅的不是沒有,可一打聽,是同興府的知府夫人開的,誰還敢搞小動作?
就這樣,「希望村燒窯坊」從暗到明、從小打小鬧到初具規模,已然享譽同興、東宣兩府,訂單如雪花片似地飛往希望村。
燒窯坊如今歸陳滿倉、石峰他們在負責,徐茵這一年來,除了草藥,投入最多的是茶園。
系統出品的茶樹苗,長勢喜人,又有歡騰得滿山跑的茶園雞鬆土施肥,今年就可以采了。
她定下採茶時間,抬頭望望窗外,天色不早了,於是放下手頭的帳本,來到廚房看今晚的菜色。
李元瑾提前讓小廝回來說今天準時回家吃飯,她看了眼廚娘做的菜,捲起袖子,決定添道他愛吃的水煮魚。
「大嫂不好了!」
這時,三妹驚慌失措地跑進來:
「大嫂大嫂,大伯娘他們又來打秋風了!怎麼辦怎麼辦!他們怎知我們住在這裡的?二哥不是說不讓他們知曉咱們的新家嗎?」
徐茵安撫她:「莫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且去看看他們打的什麼主意!」
李大伯一家因旱災舉家逃去了南陵府,他大兒媳婦的妯娌娘家住在那裡。
可到底不是至親,李大伯一家又都不是什麼客氣的人,兩手空空逃荒去,吃住在別人家還總想著占便宜,廚房裡的雞鴨蛋、調味品,廳堂里待客用的瓷杯瓷盤瓜果點心都被李大伯娘偷過。有一次被主人家抓了個現行,然後撕破臉後把他們一家趕了出來。
之後他們一家在南陵府打短工度日,男的在碼頭扛貨,女的替人漿洗,刨除房租,吃都吃不飽。
輾轉聽說家鄉災情解除,一刻都不想多待,花了兩個月走回了李家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