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荀子,則成為秦國的太史令,負責史書編寫,掌管立法修訂等,至於韓非,也成為了秦國客卿,當然,姚賈,王綰,桓齕等功臣也各有升官。
姜珂成為了掌管秦國經濟的治粟內史,同樣也是最年輕的治粟內史,她立於殿堂之上,未滿二十的年紀,站在這些面容滄桑之人的中間,自成一道風景。
她是年輕,可那又如何,架不住她資歷深啊,芳齡二十,工齡十一年,這殿中許多人的資歷還不及她呢。
肅穆莊重的大殿中,鋪陳舒展,秦國崇尚簡樸,故宮殿不多紋樣雕刻,平添一絲厚重氣氛,年輕的君王高坐殿堂,全副冕旒,衣裳上用金色絲線繡著十二章紋,低調華麗,卻不及他半分尊貴,那副睥睨天下的模樣,仿佛他天生就是一位王者。
秦王擺脫掣肘,將秦國朝廷內所有的官員全部都換成自己心腹,權利徹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日朝會過後,天氣日漸轉涼,咸陽內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了秋雨,草木枝葉也逐漸衰敗了,卻有一人,一身蓑衣,執傘入秦。
第71章 人才
這人細眼長眉, 左右勻稱的胡羊鼻,身材消瘦卻很有精神,發須灰白, 卻無任何垂暮之氣,一副斯文溫雅的氣質,身後跟著同樣穿著蓑衣的兩位小童,是他的兩名弟子。
看這三人的樣子, 應該是經過長途跋涉才來到咸陽, 可他們身上帶得物件卻很少,每人僅有身後的一個竹篋。
老叟害怕竹篋被雨淋濕, 總是不自覺地將雨傘傾向竹篋, 因此身上蓑衣已經完全濕透。
視線灰濛濛的,秋雨許久未停, 空氣很是濕潤,給人一種淒涼蕭瑟之感, 他進入咸陽城時,天色已經很晚了, 本打算隨便找一間逆旅休息一晚, 明日再去拜訪好友,卻沒想到進城後才剛沒走幾步, 就有一輛裝飾豪華的車隊停在他面前,領頭車中人正是最新上任的監御史姚賈。
姚賈從車上下來,也顧不得這人滿身的雨水,態度熱切, 就要將他往立車上拉。
姚賈:「今日天氣惡劣, 行至半路,立車出了意外, 這才未能及時趕來城門口相迎,還望尉兄莫怪。」
此人名為尉繚,魏國大梁人,之前和同為大梁人的姚賈有些交情,不過當時,在所有人看來,這份交情算是姚賈高攀了,因為那時的姚賈只是大梁一名地位低微的里間門人之子,而尉繚,卻已經是人人追隨,滿負盛名的尉繚子了。
當時,他們地位懸殊,即使是現在,姚賈已經在咸陽內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可面對尉繚時,心裡依舊自愧不如。不過他對尉繚倒是沒有任何的嫉妒仇視,否則也不會給他寫信入秦了。
相反,姚賈倒是很想效仿穆公時期的百里奚和穆公推薦蹇叔,他也和嬴政主動推薦了具有不世之才得尉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