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無常,並非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我怪你作甚,要怪還不如怪這秋雨來得太過不合時宜。」
他說完後,姚賈看了一眼尉繚,二人相視一眼,哈哈大笑。
姚賈:「我王早聞尉繚子盛名,得知您能來秦國,高興許久,不知……」
「今日闌風長雨,天氣寒冷,我年事已高,精神不濟,又趕路太久,再沒有多餘氣力。」尉繚拒絕道,「還是應該趕快找間逆旅住下,好好休整一番。」
姚賈看他被雨水淋得濕透的蓑衣,心想也是,尉繚這個歲數,趕路一天後實在再經受不起徹夜長談的折騰了。
於是命令手下去章台宮給嬴政傳信,將今日情況仔細解釋給大王,隨後又對尉繚說道:「尉兄莫要說笑了,這咸陽城內好歹有我姚賈一席之地,若還讓你去住逆旅,先不說是否會被人調笑,就連咱們這麼多年的交情都消失沒有了。」
「咱們許久未見,你若是不嫌棄,不如來我宅中,我命人為你設下筵席,好好款待款待你。」
尉繚聞言,點頭同意,上了姚賈后面的立車,去了姚宅。
一進屋室,立刻有隸仆為二人脫下蓑衣,又送上熱湯,尉繚沐浴過後穿戴整齊,在熱蒸汽的作用下,淋雨的身體稍微暖和一些,他拒絕了姚賈的設宴,只簡單地吃了一點飧食,言說自己這一路奔波,身體疲累,要睡下了。
姚賈也不勉強,反正來日方長,尉繚之學識,也不是一夜兩夜能談得完的。
然而,尉繚嘴上說自己要睡下了,實際上卻跽坐在書案前,小心拿出竹篋里被帙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竹簡,提筆在上面繼續著寫。
這幾卷竹簡是尉繚傾盡畢生心血撰寫而成的兵書,名為《尉繚子》,說是兵書,但和《孫子兵法》不同,《尉繚子》並非是只教導人如何打仗殺敵,這其中有各種治國思想,策略,和政治經濟皆有關聯,就連律法也有涉及。
尉繚的弟子王增坐在旁邊為他磨墨,感到有些睏倦,沒忍住打了個哈氣,提議道:「先生,我看秦國很多官吏都在用白紙寫文書,這東西不僅容易攜帶,還很輕便,好幾本書加起來的重量才和一卷竹簡相等,要不,您也……」
尉繚回他:「紙張雖好,卻不容易存世。」
提議被駁,王增也沒有任何不滿,只是訕訕地閉嘴,繼續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