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悶之際,一南寧人縱馬而來,顫巍巍遞上一封國書,「這、這是我們陛下,讓我交給大周皇帝的。」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夏赴陽:「我們應該也能看吧。」
使臣道:「可、可以的。」
夏赴陽打開國書,原本以為是投降書,但他掃過一眼後,勃然大怒:「這喪盡天良的畜生!!」
-
大周。
皇宮。
一片肅然。
南寧皇帝來的國書上,其實就說了一件事。
他認為,帝王之死,萬人陪葬,於是令護衛京城的五萬士兵,身上都綁了南寧庫存剩下火藥。
消息封閉,城中不明所以的百姓,都覺得這是天子和士兵在保護他們,老老實實蜷縮在自己家中。
這些百姓加起來,也有數萬人。
南寧皇帝讓曲渡邊做選擇,第一,退兵。
第二,強攻,但他們得到的只有一座死城,一座宏偉的帝王陵墓。
曲渡邊真的很想罵一句癲子神經病。
還宏偉的帝王陵墓……十萬生靈陪葬的墓,不怕被踩死麼。
奚子行:「如果陛下選擇退,南寧皇帝也不一定會放棄他這個計劃,如果陛下選擇不退,史書記載,陛下恐名聲有損。」
但此時若退,著實可惜。
曲渡邊搖搖頭。
當一個註定有爭議的選擇擺在面前的時候,不管怎麼選,都不會完美。
如果他選擇退兵,南寧皇帝依照原計劃行事,後世之人加諸在他身上『心慈手軟』『無梟雄之果決』『浪費將領拼搏功勳』的評價不會少。
如果他不退兵,近十萬百姓性命鋪就最後的大一統之路,『殘暴』『冷血』的評價又豈會沒有。
曲渡邊:「傳令至前線,退兵二十里。」
兵部尚書扼腕道:「唉,可惜啊。」
曲渡邊:「大周以正義之師討伐南寧,我們要是也枉顧城中那麼多人命,跟炸毀堤壩的南寧皇帝,沒多少區別。」
南寧皇帝用道德綁架他,曲渡邊便也回了一封國書。
寥寥一句:
[君若自裁於皇城前,平我大周百姓怒火,那麼大周軍隊入京都,不傷百姓一人,不踩棵苗半株。]
帝王受天下供養,為國、為百姓赴難,理所應當。
來送信的大周使臣,不卑不亢,一邊大聲宣讀國書內容,一邊從南寧京城中橫穿而過,把他們陛下所言昭告百姓。
只要本來就有罪的皇帝死了,大周不會傷害任何一個平民百姓。
-
南寧。
禹若走在這座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