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也是嘆息:「五仕五隱,未得出路,陶潛亦是寥落之人。」
劉氏覺得意外:「相公不是對陶先生頗有微詞嗎?」
王維道:「我並不認同他的人生選擇,但先生境遇實在寥落,我只是心有戚戚焉罷了。」
【終南朝四代,陶淵明質拙的詩作沒有得到充分認同。唐代,李杜王孟等詩人接受了他的桃花源理想,卻並未完全接受他的人生選擇,王維、杜甫都對陶淵明進行了一定批評。
但我想這是時代使然,在大唐那樣一個昂揚的盛世,每個人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歸隱田園在盛唐是不可想像的,「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如王孟這樣的田園詩派翹楚,都有仕進之心。
但王維等人到底是發現了陶淵明,及至宋代,在那個以平淡為美的時代,陶淵明的地位急劇上升,幾乎可與杜甫比肩,陶淵明,也成了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人格、他的桃花源理想、他的豪華落盡見真淳的詩風,影響了一代代文人,千載之下,如縷不絕。】
咸陽。
嬴政心中微怔:盛世者,文昌武治,百姓樂業,四夷咸服。那唐朝到底是有多強盛,才會被後代稱作盛世,以至於讓楚棠不經意提起,都那樣理所當然,甚至暗含神往?
未央宮。
劉徹也有點酸:唐是漢後面的朝代,竟然在後世得了個盛世的稱號,那豈不是說漢不如唐?漢武陛下有些微妙的不平衡了,比不過秦始皇就算了,怎麼後面的朝代也比不上?
比起秦皇漢武的各有所思,大明宮中的貞觀君臣就高興多了。
「天佑大唐,天佑陛下,我朝在後世仍有盛世之稱!」
有官員喜形於色的贊道,話音剛落,一道略顯冷利的聲音就開始反駁:
「天如何佑得?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以百姓為先,勵精圖治,才有盛世之期,難道我朝有成就,都是天賜的不成?」
那人想要爭辯,一看,是素來剛直冷靜的魏徵魏大夫,默默閉上嘴。
李世民將臣子的官司看在眼裡,朗笑著接話道:「魏卿說得是,所謂盛世,須是百姓樂業,關河寧定,無內憂,無外患。大唐雖定,猶有不及,朕德薄年少,尚需諸位大人勠力同心,方能實現後世之期,締造一個盛世大唐。」
眾臣俱是感受到這番話里的懇切與期許,紛紛拱手下拜:「願助陛下共建盛世大唐!」
剛剛嘆息完的王維有些反應不過來:自己在後世,好像還挺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