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敢罵那昏聵的君主,只好罵進讒言的奸臣,可心中到底是生出了幾分怨懟。
何曾想,大好形勢,竟是被君王親自斷送。
【潼關失守,長安危急,李隆基倉皇入蜀,所以才有後來杜甫詩中的一切。大家會發現,在杜甫經歷中年危機的時候,大唐,也在經歷一場中年危機。詩人的命運,沉浮於時代。
他九死一生奔赴鳳翔,拜見新君,帶著大唐隆興之願,軍民浴血,換得其後危局稍解,而朝堂後宮,唐肅宗的寵妃已然勾結宦官,密謀除掉良臣,還攛掇著肅宗賜死自己的兒子。哦,唐肅宗還罷過郭子儀的兵權。
前朝後宮鬧成一團,可安史之亂還沒有結束啊!國家尚在危機之中,廟堂之上卻猶自勾心鬥角,不顧家國百姓,這就是君王。】
楚棠最後一句話諷刺意味十足,可是秦皇漢武等人卻沒有一點生氣。唐朝兩個皇帝的操作實在太秀下限了,李隆基堂堂天子,輕信奸小誤判形勢;唐肅宗亂世登基,不思光復,反倒任由寵妃宦官為非作歹,讓救時之將寒心。
李世民的胸口劇烈起伏:「繼位之君如此,大唐何往……」
明朝。
朱元璋面露嫌棄:「國家尚在飄搖,這群人卻只知道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叛軍鐵蹄下的百姓除了杜工部又有幾個人看到?」
他逮著機會教育兒子:「這李隆基開門揖盜,唐肅宗寵幸宦官,任由張皇后把持朝政,安史之亂不僅讓唐朝形勢急轉直下,還帶出此後上百年疽癰,你們要吸取教訓,不能做出這樣的荒唐事,要不然老子削死你們!」
說完他還意味深長地看了朱棣一眼,既然水鏡說朱棣會當皇帝,朱元璋雖然不爽,但還是勉為其難地教導了一番。
朱棣被這一眼看得哪還敢說話,乖乖跟著自家大哥行禮:「兒子記住了。」
洛陽。
杜甫表情怔怔:「怎會如此……」
他一直以為是安史叛軍有多厲害,才使朝廷軍隊久攻不下,可聽水鏡說來,哪裡是叛軍厲害,分明是朝廷昏聵,自毀長城!
夔州。
老年杜甫老淚縱橫,當年熟知的種種再一次被抖落出,他的心備受煎熬。這些年漂泊所見的黎民苦又歷歷浮現在眼前,廟堂之上明爭暗鬥,四野百姓水深火熱:
「何時重見聖明君……」
【後來安史之亂平定,但國家已經元氣大傷,後來雖然又續了一百多年的命,但具體情況,大家在歷史書上也看過。藩鎮、宦官、黨爭,盛世之期,再難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