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文中的「是北國的清秋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或各國詩文的Anthology」,許多論家也認為有湊字數之嫌。
稿子催得急,靈感告罄了,湊點字數,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楚棠講到最後,自己沒忍住先笑了起來,然而水鏡下的眾人紛紛表示:啊這……真的有人這樣解讀文章嗎?
「為情造文,怎會是為了蠅頭小利湊字數?!這些論斷簡直侮辱我等文士!」
「就是!此議論深而精,用在此處就如錦上添花,那些論家懂什麼?」
許多文士紛紛怒了,覺得這個說法過於草率,好在楚棠接著講了:
【當然,這種解釋寫在試卷上是不會得分的,也不太莊重。我們來淺淺分析一下。
郁達夫是個文人,古典文學修養頗深,他的對秋的眷戀和悲涼的美學趣味,其實都帶著很深的文人雅致,哪怕後面他寫了蟋蟀耗子、都市閒人,他的雅趣仍然占了大頭。
文人,或者說名家的寫景散文,若想與尋常人之作區分開來,大多會採用的一個手段是議論,在議論中展現深度。
比如說課本中有過的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宋人都愛說理,王安石也一樣,他和弟弟還有朋友一起去爬山,記游之餘還要在後面加一段「……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發表一下旅遊感悟。
郁達夫在這裡加入一段議論,恰恰是一種典型的文人之筆。他以古起筆,再談到西方文學,就是要說明,世界各國對秋都有一種獨特的情懷,而最深沉的秋味,只有在中國的北平才感受得出來,再次回扣「故都的秋」的題旨。】
這個解釋看起來就正常多了嘛!剛剛還義憤填膺的文士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被提到的王安石面不改色:一草一木皆有感,這才是文人本色,有什麼值得說的嗎?
再次看到王安石的名字出現在水鏡上宋神宗同樣頗為滿意,王先生果然是大才!而內宮裡的曹太后不屑地冷哼一聲,《游褒禪山記》寫得一定不如《赤壁賦》。
唐朝。
韓愈回味著王安石的那句話,雖然寥寥幾筆,然而流暢精益、文從字順,與連篇累牘的駢文截然不同,倒是和他提倡的古文頗為相似,細讀之下還更為平易,當下便喜歡上了三分。
「我便說,古文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他神情振奮地鋪紙,準備給柳宗元修書一封,再詳細闡釋自己的古文主張,時下文風,該變了。
北宋。
蘇轍道:「楚姑娘說宋人愛說理,不知兄長的《赤壁賦》是否也有說理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