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閱讀理解又出現了。
提到最鍾愛的月亮,李白當仁不讓,率先搶答:「『別時茫茫江浸月』是離別之時的悵然之語,更兼有酒無月,醉不成歡,所以滿心遺憾;『唯見江心秋月白』是寧靜之美,諸人心緒俱浸在樂曲餘韻之中,此時無聲勝有聲!」
他直接用上了白居易的詩。
水鏡里的楚棠:【不錯,因為所蘊含的情感不同。】
她接著分析了一遍,所言與李白回答大體不差,最後道:
【所以最後一句是以眾人的反應與周遭的環境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藝,所謂以感襯聲。這一句寫得非常美,很有意蘊,當然也意味著,它經常考。嗯……這一整段都挺常考的,大家一定要背熟啊!】
「聽到了嗎?看完水鏡趕緊把它背下來!」
許多人紛紛這樣對自己的孩子說,當然,加碼是中國家長的慣性,他們自動將楚棠的話替換成:全都背下來。
小院裡,白行簡認真對對面的白居易道:「兄長,背熟。」
白居易:看不起誰呢?
他,三科登第,難道還背不會自己的詩?
【說起來,up一直很喜歡「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句詩,不僅是因為它極有意蘊,還有一點點小私心。
我黨早期有位幹部,叫瞿秋白,也是黨內早期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他出身書香世家,卻毅然背叛階級投身革命,既主持過政治工作,又能在文化戰線上執筆投木倉。
可惜後來轉移時不幸被捕,他拒不投降,高唱著《國際歌》和《紅軍歌》從容就義,年僅三十六歲。兩個月後,同樣被殘害的,還有烈士方志敏。
瞿秋白和迅哥兒是好朋友,給魯迅的雜感集寫過序言,他被捕後,魯迅曾想方設法進行援救,得知他被處決的消息,迅哥兒嘆息良久。
秋白是他的字,不知道和這句詩有沒有聯繫,但up覺得很襯他的氣質,秋月白,清、正、高潔。】
「又是一位義士。」
白居易站了起來,神情莊肅,他不知道瞿秋白是何人,亦不知他長得何種模樣,但這並不妨礙他從幾句言語裡看出對方的品性,並心生崇敬:君子畏禍,然不避死。
「我之詩能成為英烈之名,是我的榮幸。」
宋朝。
文天祥抱拳,向著虛空鄭重一禮:「白為真純之色,秋月皎白,恰似義士冰心。任賊百般威逼利誘,心志兀自巋然不動,此等心性,某佩服。願效千古義士!」
他目光灼灼,堅毅的神色上自有一派凜然之氣。南宋雖弱,不乏死節之臣,若當真要死節,便請從他起!這位新科狀元從古時、從後世均尋得了自己的同調。
德不孤,必有鄰!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