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憶起當年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其後一路攻伐,攻破鄴城,袁紹手下謀臣審配拒不受降,面北而死,他曾感嘆河北義士何其多也,可聽水鏡講述,那郁達夫、瞿秋白、方志敏,個個都是悍不畏死的節義之人,甚至那常常在言語間出現的魯迅,十有八九也是一位義士。
想讓對方投降,無外乎高官厚祿、權勢美人,一道不行,便用命脅迫。
可惜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一揮手:「拿筆墨來。」
他要為義士詠歌。
咸陽。
嬴政肅了面容,義士赴死總令人感佩,更何況聽言語,瞿秋白既有主政之才,又有生花妙筆,更兼風骨卓絕,怎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我黨……」他沉吟著這兩個字,似乎有點明白為什麼楚棠如此信賴他們了。
未央宮。
劉徹咂摸著「背叛階級,投身革命」那幾個字,書香世家應是富裕清貴之門,若將他們算作一階級,叛離富裕清貴居,他走向的是哪裡?鄉野農莊嗎?楚棠所謂的黨,是黎庶黔首的黨?!
他靈光一閃,禁不住出聲:「糞土當年萬戶侯!」
堂下的萬戶侯們猛然驚了一下,那首氣勢磅礴的詩詞,不會是那個黨的首領寫的吧?!
奉天殿。
朱元璋深為痛惜,他把殘害瞿秋白的敵人當作日本人了,當下大罵:「倭賊簡直猖狂至極!」
他深吸幾口氣,轉而道:「瞿秋白凜然不懼,當真是義士本色!」
這慷慨赴死的從容之態真是令人心生佩服,他尋思著:「《紅軍歌》,紅軍是後世那個黨的軍隊?難道他們也以紅色為標識?」
朱元璋初時參加過元末起義的紅巾軍,軍中諸人都扎一紅頭巾,故以此為名,他在想後世是否也和當年的起義軍一樣。
「這紅軍倒好說,那《國際歌》又是什麼歌?」朱權好樂,早就注意到這兩首歌了。
「際有間的意思,國際就是國與國之間,國與國之間共同的歌?」擅文學的朱柏說出自己的推論。
「可是他慨然赴死為什麼要唱國與國之間的歌?這首歌和中國有什麼關係?」被罰了的朱樉還不消停,大膽質疑。
朱棣沉吟著揣摩:「紅軍是他們的軍隊,他唱《紅軍歌》,或是表明自己願效軍士,為國犧牲;那《國際歌》里,莫非也蘊含著某種節義?」
國際之間的節義?眾人交換了一個眼神,確信:不是很明白。
節義怎麼和國際扯上關係了?
【又講遠了,我們拉回詩。在這一段中,白居易調動多種意象,用精湛的筆觸,將抽象無形的音樂變成形象可感的聲音,以表現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藝,並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唐詩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