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漢武帝都禁不住目露讚賞,為君、為臣、為民、為事而作,白居易雖是一介文人,卻有忠君愛國之心,尤其是這務實的詩論主張,簡直是文士典範。
太極宮。
李世民也是點頭:「不忘君而不忘民,可謂丹心妙手。」
聽了這麼多,白居易是第一個有意識為民而作的詩人了吧?
當然,也有一些人對白居易的觀點提出質疑。
詩評家鍾嶸沉吟著道:「此論,有失偏頗吧!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不為文而作,豈不是容易流於粗顯一途?」
另一評論家司空圖亦是搖頭:「詩有政教之用不假,然過分強調政教,同樣反傷真美。」
【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白居易旗幟鮮明的創作了大量的新題樂府,比如說這首《賣炭翁》。】
水鏡一轉,眾人順著上面的文字看了下去。
「賣炭翁,苦宮市也。」李世民輕念出聲,「齊桓之時,宮中有七市,東漢桓帝、南齊東昏侯亦在宮中設市,此道於我唐竟是復熾了麼?」
他的臉色沉了下來,還沒看到詩,他卻已經先生上氣了。
南山之中,有老者堪堪將手中的乾柴扔到土窯里,佝僂著身子用嘴對著窯口吹氣,好讓窯中的火儘快燃起來。
柴煙一股股地冒出來,把他的臉都熏成了黑色,經常在窯口進出的手指也黑得看不出顏色,正是深秋,他要抓緊時間燒炭,才能賣出個好價錢,畢竟一家老小還靠著這些碳錢過活呢。
水鏡是這些時日來出現的新鮮事,後世的小娘子借著神跡講詩,他雖然聽不懂,但楚棠時有幽默之語,偶爾還不會放點小視頻,這可是新奇玩意,他邊聽邊看,只當看了一場百戲,也不覺得有多累了,時不時還能笑上一兩聲。
然而,下一刻,他卻是笑不出來了——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這詩里寫的人分明是他!
柴煙燻到了老者的臉上,嗆人的煙氣把他的眼淚都熏出來了,他想起去歲冬日的經歷。
那時他駕著牛車在市集裡賣炭,人困牛乏,坐在泥地里歇息,兩個內侍騎著馬氣焰囂張地過來,不由分說將他的碳全部搶走,末了系了半匹紅綃和一丈絹綾在牛角上,權當碳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