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
孫權眼睛一亮:「陸遜,現下是不是在海昌任屯田都尉?」
魯肅記性極好,當即便答道:「不錯,還兼著海昌縣令,聽說他曾在海昌開倉濟民,頗得民心呢。」
「是個有才的。」孫權讚許地點點頭,「這樣,給他去書,讓他回吳郡,我要親自見見。」
他記得先前楚棠說過,陸遜接替周瑜,火燒連營七百里打敗了劉備,又在後世如此聞名,眼下正是用人之際,這等人才,拿來考校一番,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西晉。
陸機陸雲神情頗為複雜,蘇軾誇他們了他們固然高興,但後世對他們兄弟一人的熟悉度竟不如祖父,祖父固然當世英豪,但這不就說明,他們兄弟一人沒有光耀門楣嗎?
一時之間,一陸也覺得被孔子的話擊中了。
【不過一陸也是很有名的,他們是西晉詩壇的代表,形成了有名的「太康詩風」,陸機另有一篇《文賦》,是魏晉南北朝四大文藝理論之一,至今仍有研究。】
還好,還好。
兄弟一人對視一眼鬆了口氣,不算辱沒先祖。文賦是麼?陸機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將這篇文論寫出來,為陸氏揚名。
南梁。
鍾嶸翻了翻手邊的《文賦》,陸機這篇小文明辨文章體別,論述創作之機,文字富贍而機警,確實擔得起後世的讚譽。他望向水鏡,四大文藝理論,魏文帝之「論文」當有一席,另外兩篇不知是何,真想拜讀一番。
【蘇軾說,當年我與你同赴京中,就像西晉的陸機、陸雲一樣,少年意氣,生花妙筆在手,萬卷詩書藏於胸中,用我們的才能輔助帝王成為堯舜那樣的明君,又有什麼難處呢?最後一句其實化用了杜甫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大家看,蘇軾也是狂得不得了。】
「這蘇軾,當真是好大氣魄。」歐陽修失笑。
皇宮。
宋仁宗趙禎饒有興趣:「致君堯舜,此事何難,蘇軾對自己,比對皇帝還有信心啊!」
他開了個玩笑,心裡倒是對這個蘇軾生出了幾分好奇。
客棧。
蘇洵也對這首詩頗為讚賞:「我兒志向不凡。」
蘇軾搖頭,頗有些自嘲:「可惜空有此志。」
蘇洵把眼睛一瞪:「怎麼,此番未卜先知,倒是把你的一身膽氣給磨滅了?」
「兒子不敢。」蘇軾連忙拱手認錯,「兒只是覺得,頗為微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