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笑眯眯道:「大河向東流,起句俚俗卻極有氣魄,倒似是取意蘇東坡的『大江東去』,俗中有雅,好曲,好詞!」
他倡導俚俗,這曲詞倒是正中他的下懷。
南宋。
辛棄疾面露讚賞:「生死之交一碗酒,果是豪俠之風。」
聽得他都有幾分想拔劍起舞了。
明清兩代。
對俗文學接受極高的文人們比諸位前輩更能適應這樣的曲詞,蘇州城中,金聖歎拍案擊節應和,話里話外都是驚喜:
「『水裡火里不回頭,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端的是梁山好漢的作風,寫得好!」
「句末以一『哇』字作節,一為成韻,二來也增添了慷慨之氣,提心攝魄,與梁山好漢正是相得益彰!」李贄同樣滿意。
奉天殿。
朱元璋只覺聽出了一身壯志豪情,嘖嘖道:「不知怎的,咱倒是想起了當年轉戰南北驅逐蒙元的場景。」
若當時聽著這樣的曲子,他必定會多砍幾個元軍的人頭。
廊柱下的朱權欣然點頭,是支好曲子,聽著真想出去快意江湖啊!
楚棠並不知曉一首《好漢歌》跨越時空,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老祖宗強勢洗腦,歌曲播放完畢,許多人還沉浸在快意恩仇的江湖氣里,她清清嗓子道:
【歌聽完了,大家的DNA應該動了吧!剛剛這首《好漢歌》正是央版水滸的主題曲,劉歡老師粗獷豪壯的嗓音和這首歌簡直無比契合!記得有外國友人說聽了這首歌他都想上梁山了,側面證明這首歌相當有感染力。】
「詞質樸,曲名倒也相當質樸,大俗即大雅啊哈哈!」水鏡下的白居易不吝欣賞。
明朝。
李贄拊掌叫絕:「《好漢歌》,這個名字倒是十分相配。」
那畫面里的人也選得好,形神各異,氣宇軒昂,當得一聲好漢!
文人各自讚嘆,而太極宮裡的李世民卻是神情微頓,沉吟道:「上梁山?」
不怪他敏感,前隋大業年間,豪傑並起,瓦崗寨便有一之反隋之軍,自古匪盜又有嘯聚山林之說,剛剛那曲詞裡「路見不平一聲吼」之句,江湖遊俠之氣極重,難道這歌里唱的好漢,都是一群匪徒?
北宋。
趙匡胤同樣心神一緊,他對「教頭」這兩個字自是熟悉,但上梁山……
「莫非這歌里唱的好漢,實際是一群匪徒?」
【不過比起歌里的快意恩仇,我們今天要講的林教頭林沖,卻不是個典型的快意恩仇的人物。】
楚棠切換PPT。
【林沖的故事大家很熟悉,出自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而今天要講的這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在必修下冊第六單元,推薦大家有條件的翻一下課本哦!沒條件也沒關係,一起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