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啊!」吳承恩哈哈大笑,「猴王出世是我最滿意的一回,後世選得好!」
蘇州。
金聖歎大為讚賞:「《水滸》自是第五才子書,佳作佳篇名垂史傳,林沖又是寫得極好的人物,後人果是眼光卓絕!」
清朝。
曹雪芹滿臉喜色:「好好,香菱黛玉,都是我極中意的人物!」
另一邊,蒲松齡認真思考:後人是否愛讀志怪傳奇呢?
三國。
曹操嘖了一聲沒好氣道:「《三國演義》原也上了教材,怪不得那周瑜在後世眼中落了個氣量狹小的名聲。」
曹植在心裡頗覺一言難盡,父親您……在後世眼中名聲也不見得好吧?
腹誹一陣,他轉而道:「小說者,稗官野史之言,班固作《漢書》,《諸子略》中錄十家,將小說家記於最末第十,又言可觀者九,小說自是末流。然後世竟將小說之作列為名著,還選入教材與詩文經典同列,供天下學子研讀,其思其慮,當真是不同尋常。」
曹丕對這一現象接受良好:「雅俗交替本為自然之責,詩亦起於民間,孔子刪定,遂成典籍。小說雖為小道,必有可觀之處。」
上首的曹操聽著兒子討論也不覺點頭,接著道:「先前楚棠不是說子桓作過志怪麼,子建啊,我聽說你也曾誦俳優小說千言。這羅貫中編造的《三國演義》既是名著,又選為教本,你二人應是不會比他差的吧?」
曹丕曹植:……
父親怎麼還沒有放棄讓他們作《三國演義》的想法?
難道詩文被傳誦還不夠嗎!
唐朝。
早知後世有四大名著之說,不妨還統統入了教材!一眾文人驚訝不已。
「小說本是街談巷語之說,然起自民間,其間或有庶人君子怨謗諷喻之聲,後世推崇小說,是否也是看中了這一點?」白居易猜測道。
「先前楚姑娘曾提及,後來的有識之士嘗試用小說啟發民智,那小說豈非亦有教化之用?」元稹接過話頭。
「若是這麼說,倒也直承聖人風教。」白居易笑著看向一旁的弟弟白行簡,「如此,知退可是選了條明哲之路。」
白行簡聞言也有些激動:「西遊、紅樓不詳,那三國敷衍魏、蜀、吳之事,水滸似傳錄英豪,後者倒是有幾分傳奇的色彩。」
他說的傳奇,乃是指唐傳奇傳錄奇異。唐人傳奇,多以「傳」為名,如前時的《補江總白猿傳》、《任氏傳》等,《水滸傳》也得了個傳名,倒讓他品出幾分傳奇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