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蒲松齡的身體微微前傾,一隻手輕抖著按在書案上,顫巍巍支起身子來,他的臉上有欣喜、有動容、也有幾分感懷。
科舉落敗,他隱於書齋作些志怪雜說,將一腔怨憤、滿懷奇思宣之於花妖狐鬼的世界,「一書而兼二體」的尷尬他不是未曾思量過,卻仍執意而為,只為我口寫我心,而後人不僅傳他雜書,還充分肯定了那點「不倫不類」,聽來怎不令人震動?
文章或許寫心,只出自個人,但它的價值卻難免要他人承認。蒲松齡目光涌動,壓抑著激動道:「魯迅何嘗不是我知音啊……」
另一邊。
紀·沒上教材·昀:謝邀,不用專門拿出來扎我的心,以後會謹言慎行的。
唐朝。
白行簡等人眼前一亮:「以傳奇筆法而寫志怪?蒲松齡果真是個獨具匠心之人!」
文章一事,貴在推陳出新,他們的傳奇之於六朝志怪,何嘗不是一種新變?變則通,通則久,為文之道,亦是如此。
另一邊,傳奇名家李朝威對蒲松齡的創新之舉就更為欣賞了。他正作了篇柳毅與龍女的故事,其中講龍女受難,洞庭奇異,頗具神異色彩,不似尋常人事,說不定那蒲松齡是從他這裡得到了一二啟發呢!
北宋。
接受能力極好地蘇軾也跟著點頭:「匠心獨運,方是宗師魄力。」
明朝。
施耐庵面無表情地木著臉:雖然但是,一定要在這裡夸《聊齋志異》麼?
有點理解上一課里杜牧的感受了。
【章回體,是分章回敘事的長篇小說,由宋、元「講史」話本發展而來。歷史故事比較長,不能一次性講完,就會分好幾次,說書人為了留住聽眾,則會在最精彩的地方斷開,所謂「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就形成了「章回」。
這個手法被文人運用到小說中,即有「章回體」之稱,而每章的標題則稱作回目,像這一課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就是回目的前半,後半叫「陸虞侯火燒草料場」。】
明朝。
聽到這裡的施耐庵長出一口氣:可算是繞回來了。
北宋。
歐陽修等人聽得分明,瞭然道:「原是起自瓦舍說書,用楚姑娘的話說,小說可是真正的『民間文學』了。」
「市井雜說,亦有野趣。」梅堯臣露出幾分笑意。
時下繁盛,東京更是繁華之都,茶樓瓦舍里說書之人不勝枚舉,聽者甚多,場面異常火爆,許多風雅文士偶爾也會去湊湊熱鬧,雖則粗陋,但勝在鮮活有趣,歐、梅二人俱是親到聽過的。
「這是否也是後世所說的,民眾之力?」梅堯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