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污濁,帝王昏聵,統治階級無法保持自身的清明,那麼當然失去了對下民的約束力,甚至會變本加厲地去迫害下民,這樣,讀者看到的就不是下民不遜,而是朝堂不察。
換句話說,亂自上作,正是官逼民反的代名詞。】
好麼,不僅繞回了官逼民反,還加了個亂自上作!
趙匡胤一口牙都要咬碎了。
太極宮。
李世民神情微沉,卻不似先前凝重,反是道:「如此說來,《水滸傳》之題旨,倒也堪稱雅正。」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的想法是探究忍與狠的原因,思考由忍到狠得轉變再引出官逼民反的主題,結果kuku把自己繞進去了,確信自己長了個狗腦子(允悲)
另外,無獎競猜,二鳳為什麼會覺得《水滸傳》題旨雅正~
1.備課思路參考GTO教語文2.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3.視頻還是央版水滸4.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生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金聖歎評水滸
第126章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6
◎曹雪芹:林黛玉倒拔垂楊柳又是什麼意思?◎
「晉靈公不君,則書史以戒;宋室廟堂昏,則以話本雜說垂範,以救人心。小說家而有史家筆法,確是雅正。」一直垂眼緘言的房玄齡認同道。
旁邊的孔穎達也接過話頭,他才高學富,曾為前代典籍作疏,也更擅長發明幽微:
「先時,周代設采詩之官以明得失,人有怨謗,歌之於詩,上達天聽。仁人君子,即賴此以諷諫其君。《水滸傳》言亂自上作,正是《詩經》風雅之意。」
以史為鑑是貞觀君臣的共識,李世民對二人的話深以為然:「當年隋室暴虐,海內沸騰,反隋之軍四起,何嘗不是因為亂自上作?」
他既嘆息又覺可戒,帝昏國亂,從古亦然。
君臣三人的談話俱是良正之言,想來傳世之書,必有補救人心之義。先時對「逼上梁山」已有所感的魏徵也忍不住跟著一抒己見:
「宋徽宗以小道為擅,高俅亦以小道見寵,上有無道之君,選任無道之臣,正人君子必不得寸進。正人君子不仕朝廷,奸佞大行其道,百姓必處其困。流人生,國本亂,自上而下,宋治之序已失矣。」
說罷,他斂容拱手,向著上首的君王躬身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