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那些破口大罵、標榜大義的儒生們倒是聽見了,輕蔑一笑,憤憤道:「再嫁之夫豈能認?祥林嫂不像話,魯鎮鄉民倒是知禮守禮。」
亭林。
顧炎武語氣沉沉:「偽說大熾,流毒百姓,堪為一嘆啊!」
他別過頭去,似預見到了什麼,不忍再聽。
【有敏銳的同學或許已經意識到了,不錯,這裡隱含著一個思維慣性。在魯鎮人眼裡,只有祥林才具備合法性,一旦他們改口,就代表認同了再嫁的事實,那便有寬恕祥林嫂的嫌疑。】
「有道理啊!」鄉野之間有百姓跟著地點了點頭,「好馬不配二鞍,真叫她賀嫂子,不是說明她嫁對了嗎?」
也有人考慮得更深一些:「大家都叫她祥林嫂,若我一人改口,旁人如何看我?搞不好連我都要被指指點點,這如何能行?」
秦朝。
嬴政眼中倒是閃過些許若有所思,後朝那些個儒生當真厲害,不動聲色間,連最偏遠的黔首都能自覺成其擁躉。
【僅是這樣還不夠,「人們仍叫她祥林嫂」,「但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所有態度的變化,都是因為她改嫁,嫌棄她不貞。】
「嘖。」
聽到這裡的劉徹沒忍住翻了個白眼。
【整個魯鎮就籠罩在這樣一種荒謬的節婦觀念之下,但課文最冷峻而又最驚心動魄的眾生相還不止於此。】
【我們看到78~87自然段。】
水鏡上出現文本截圖。
【這幾段中,魯迅不厭其煩地寫到祥林嫂向眾人講述兒子阿毛的故事。】
【她講得很詳細,因為記憶深刻,可眾人的反應是什麼樣的呢?】
楚棠邊講邊將文段上的內容標稱紅色放大,這樣鮮明的紅便好像是能刺痛眾人的心目似的。
清朝。
曹雪芹看著水鏡中的字眼輕聲點評:「喪夫喪子,其情可憫。如此人間慘劇,聽者不思惻隱,竟報以『沒趣的走開了去』,當真可嘆!」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