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不信寻不出一丝蛛丝马迹!
-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冷,裴瑕也逐渐忙碌。
他博闻强记,学贯古今,又能言善辩,昭宁帝从一开始每五日招他一次侍读讲学,逐渐变为三日一次,后来又变成每日都要召见裴瑕。
据昭宁帝所说,裴瑕与他讲学议政时,总叫他记起当年的沈文正公
沈玉娇的祖父,沈丞相。
虽然沈丞相当年请辞,是因政见不同,失望而辞,但昭宁帝经常会想念那位老师。
那是真正的一等清流,呕心沥血教他许多为君为人的道理,也为他的江山鞠躬尽瘁奉献了大半辈子。
可惜,他最后还是负了老师。
庆幸的是,老师的孙女婿,尚能伴驾左右,且聪明通达,半点不逊于沈文正公,昭宁帝心头甚是安慰。
唯一叫昭宁帝不喜裴瑕的一点,便是裴瑕与二皇子交往过密,有涉及党争之嫌。
且太子巡河被刺一案,也有了眉目,种种证据直指皇帝的亲舅父,应国公孙家。
而孙家,与三皇子是一条线上的。
昭宁帝有时觉得可笑,他尚值壮年,宾天尚早,可他后宫妃子、膝下儿子、朝中臣子,已经开始算计他身下这把龙椅,一个个盼着他快些死了。
他拿着那些证据,问裴瑕:守真以为朕该当如何处置?
裴瑕略略看了眼,仍是那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清正模样,抬手挹礼:若陛下以君主身份问臣,臣便答,以大梁律法处之,还太子殿下一个公道,还那日宴上护主牺牲的禁卫们一个公道。若陛下是以父亲、以外甥的身份问臣,清官难断家务事,且陛下心底应当已有答案,何须臣一个外人在此置喙您的家务事。
昭宁帝扯唇:裴守真,你啊你。
这年轻后生,与沈文正公还是不同的。
若是老师还在,定要板着脸讲一堆道理,训斥他一顿。
老师早与他说过,他这个舅父太过贪婪,不堪重用。
可那是他的亲舅父,相较于先帝,舅父更像是他的父亲,曾于他微末之时,给予他无尽的关爱。
生母临死前,也拉着他的手道:瑞儿,你就舅父这一个亲人了,日后连同对我的那份孝敬,好好孝敬你舅父。
终究还是不忍。
昭宁帝在心里道,这是最后一次,若是下回舅父再犯下大错,他绝不再容忍。
虽并未追究应国公,昭宁帝却寻了个由头,狠狠训斥了三皇子一顿,又接连贬谪三皇子手下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