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时有阿父阿母宠着,人到中年有弟弟护着。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刺杀案,估计馆陶长公主能嚣张跋扈到合眼的那日。
可长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
以往要是犯了什么错,馆陶长公主只需去阿母弟弟那儿哭诉一场就能解决。哪怕遇上恨铁不成钢的太皇太后,也只是把馆陶长公主骂个狗血淋头后令其思过。
伤筋动骨?
呵!
她刘嫖这辈子就没遇见过伤筋动骨的事。
“放心吧,长公主。陛下是不会对亲姊妹动手的。”这一刻,堂邑侯陈午反而比馆陶长公主还要淡定,甚至抱着全身而退的美好幻想。
在他看来,馆陶长公主都把刺客送到皇帝面前了都只是被困在家里接受即讯。
至于太子……
“大不了被废为庶人,咱们一起离开关中。”堂邑侯陈午的话让馆陶长公主冷静下来。只是对于离开关中的说法,她还是嗤之以鼻:“怎么离开?如丧家之犬般离开,然后等着所有人踩上一脚?”
“还有太子……”想到那时发生的场景,馆陶长公主便紧张得来回转悠:“那可是太子啊!薄家的太子。”
宫里的那个老不死还活着呢!况且皇后虽然只有太子这一个亲生骨肉,但却养育着母族全灭的信乡公主和皇十一子,皇十二子。即便皇后一直都当甩手掌柜,可只要有养育之恩和小君的名分在那儿,她还是有六成的把握推养子上位,然后在刘启去世后对馆陶长公主实施报复。
更要命的是在刺杀案发生后的第三天,廷尉就以收受贿赂为由将堂邑侯父子一起带走。
对于这个惹是生非的阿姐,刘启的行为已经超过仁至义尽的范畴,甚至到了包庇纵容的地步。
说句心酸的话,他的儿女包括刘瑞都没有过这种待遇。
也正因此,在刘瑞醒后她便得了可以出府的特赦。
虽然身边还是会有廷尉府的人跟着,但是对于手足无措的馆陶长公主而言已是莫大的安抚,导致她在可以活动的第一刻就条件反射地找上唯一能联系上的长辈——章武侯。
没办法,窦太后因梁王的事被囚禁起来,而太皇太后和皇后作为苦主的长辈没去找馆陶长公主算账都是刘启在护着她,
至于刘启……
诚然,他对这个幼时护着自己,成年后也替他解决过不少事情的阿姐抱有难得的亲情。可是因为馆陶长公主的贪婪,他寄予厚望的太子差点一命呜呼。事关国本,刘启就是再偏袒阿姐也不会在这种事上为她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