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超过这个时代弓箭的最远射程。
“四百二十步……四百一十五步!”
不多时,一名兵士从远处驾马赶来,大声念出黄忠这两箭的成绩。
惊人的——四百二十步!
黄忠一捋长髯,他朝着张星彩、夏侯涓感慨道:“关云旗那小子也不算是胡言乱语,如果是大顺风的话,这复合弓的确有可能射出五百步!他所言不虚啊!”
黄忠的话一处,张星彩兴奋的转向夏侯涓,“娘,你看……我就说云旗不会撒谎,他说能射到五百步,那就一定能射到五百步!云旗弟他就有这个天赋,总是能设计出匪夷所思的发明。”
黄承彦与刘晔也在观望这一箭……
黄承彦感慨道:“今天的四百二十步,顺风时的五百步,还真是可怕呀,这也是云旗绘制的这复合弓射程的极限了吧?”
刘晔微微颔首,却是反驳道:“黄老,其实……还有两种方法能超过极限?”
“什么?”黄承彦好奇了。
刘晔则细细的说:“其一,是这复合弓本身,如果按照云旗图纸中,在有关动物筋、胶和不同的木材、丝的制作时,在特定的月份完成特定的工序,或许能够小幅度的提升张力,储藏力量……让射程再提高一些,其二嘛……”
刘晔的思路让黄承彦颔首,也让黄承彦更好奇,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刘晔的声音还在继续:“另外一种就是将弓弦拉的更远……本身获得来自弓手带来的更多力量……”
这话才开了个头,黄承彦就摇头了,“你这其一老夫是认同的,可这其二就有些想当然了,人的臂力就这么大,怎么可能……将弓弦拉开到更远呢?若是依照绞机,那岂不是更像是蹶张弩一类的?”
这边厢,黄承彦与刘晔还在争论这“复合弓”在匠艺上,威力上、射程上的精益求精。
那边厢,黄忠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在战场上试试这弓了。
他转过头朝向夏侯涓与张星彩,“夏侯夫人,老夫已是迫不及待要去战场上试试这弓的深浅,夫人也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看那准女婿了吧?”
这本是开玩笑的一句话……
却是惹得夏侯涓面靥一红,“黄老将军取笑了……”
一听要往襄阳去,张星彩乐开了花,她已经有一个月没有见到云旗了……
莫名其妙的,总是在夜静更阑时会想到他,这种感觉很奇妙,也很迫不及待。
“娘,咱们快跟黄老将军一道去襄阳城吧,女儿跟着老将军学了一月的弓,也恨不得在战场上试一试呢?”
战场上试一试是假,张星彩是想向关麟显摆显摆。
倒是刘晔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直到黄忠与夏侯涓、张星彩要走,连忙走近了几步。
“黄老将军是要赴襄阳城么?”
黄忠颔首:“该去见见云旗那小子了!”说到这儿,黄忠望着手中那心爱的“蒙古复合弓”,感慨道:“这弓固然有你们的功劳,可云旗也是功不可没呀!”
“那……”刘晔眼睛一定,“云旗公子特地交代了,若是黄老将军走的时候,他……让我带一句话给老将军?”
“什么?”
“敢请老将军附耳过来……”
刘晔还卖起了关子……
只是,当黄忠听到这句话时,他不由得一怔。
关麟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他还能让老将军的射程增加二十步?
要知道……现在的四百二十步,理论上顺风时的五百步都已经是极限了……是很极限的数字了!
这往后每多一步都极其困难,更何况是二十步……
还有……
——『二十步?』
——『二十步么?』
因为这一句话,黄忠不由得想到了他的儿子,想到了他救下儿子所差的这二十步!
……
……
第387章锤子而言,它的眼中只有钉子!
偃城作为樊城与宛城之间的城池,这还是两年前关羽“绝北道”时修筑的翼城,用以驻扎兵马。
尚未完工,就被曹军占领了,然后大肆加固与樊城互为犄角。
因为城池的形状如同“青龙偃月刀”中的“偃月”,故而取名偃城。
这两年来,襄樊战场风起云涌,打了无数次,可以说……这偃城是除了襄阳与樊城外,一个被忽视的“风暴眼”。
如今,曹魏派在这里的守将名唤胡质,区别于新野城中虽是陈矫做太守,可于禁已经私下里接管。
这里的太守胡质压根都不知道徐晃就屯兵在附近的北澨(shi)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