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陈芥菜卤”了,这是我大华夏领先世界几百年……发明出的“青霉素”啊?
关麟那时候只是惊讶,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发明“陈芥菜卤”的,是明代常州天宁寺的僧人,无论怎么算……也不该是在这汉末三国时代出现哪!
当然……
也不排除一种可能。
毕竟,“芥菜”就是因为“介子推”而得名……
介子推又曾割自己肉喂给过晋文公,考虑到晋文公的胃口,肯定割的不是一小块儿肉……可介子推被晋文公放火烧山给烧死后,身体比以前还壮……这是割肉过的样子么?
那么,割肉的过程中,会不会也出现过细菌感染,高热的症状!
会不会,他就是因为这个……发明出了这“陈芥菜卤”,只是还没来得及流传于世。
不管怎样……那时的关麟就意识到,眼前这一缸,乃至于地下还埋着的十几缸尘封了十年之久的“陈芥菜卤”……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果不其然……
在关麟的要求下,关索服用过后这绿色的菜汁,第二日即药到病除,高热退去。
甚至,第三日活蹦乱跳的关索都不知道,他服用的什么,只以为是自然而然的痊愈。
也正是因此,唯独关麟与鲍三姑娘知道……
这“陈芥菜卤”的神奇!
这也是关麟听闻老爹关羽中箭后,哭归哭,泪归泪,但始终怀有底气,觉得天塌不下来的原因。
抛开一切的青霉素、大蒜素的提炼!
——这十年尘封的“陈芥菜卤”,它才是关麟最大的底气!
……
……
第325章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
何为陈芥菜卤?
说简单点就是一碗腌芥菜的陈年卤汁。
具体的做法,就是先等芥菜霉变,长出长达三、四寸的霉毛,即所谓的“青霉”。
然后用盐腌制芥菜,将缸密封,埋入泥土中,多年以后打开,缸内的芥菜已经完全化为水,连长长的霉毛也不见了。
这便是中医版的“青霉素!”
此刻……
一个全新的封闭的缸从鲍家庄地下的土中捞出,关麟直接将其中的液体盛入器皿中,让士武迅速的交给母亲胡金定,他特地嘱咐……这是治疗父亲疮口的良药,即刻服用!
此刻的关羽,不过是又经历了一日,病情却愈发的严重。
除了开始呕吐之外,原本冰凉的头颅开始了持续的高热,且这份高热越来越严重……乃至于已经到了无法进食的地步。
身体已经开始“每况愈下”!
关家军中,类似于关羽这样病重的,已有千人……可见,曹军的兵器上,或多或少一定沾上了些什么。
就在这时……
关麟挖出的“陈芥菜卤”来了,官医署那边的“大蒜素”也来了,胡金定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亲自为关羽用药。
都到这个时候了,所有医者束手无策,关羽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没有办法去分辨这药物的好坏了,有药总比没药强。
甚至,胡金定已经听说,关家军军营中有人因为高热而突然暴毙,整个关家军的军心浮动……人人自危。
同时,所有关家军的兵士更加担心的是关公的状态,这才是他们的主心骨啊!
胡金定亲自取了药,先是用“大蒜素”敷在关羽那箭的伤口上,然后取了“陈芥菜卤”,趁着关羽还是清醒的,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将这药喂入了他的口中。
一旁关平、关银屏、关兴都在,父亲不许他们在这里,他们就站在门口,就这么无比担忧的望着那气若游丝的父亲。
反观关羽,哪怕是这种状态,他尤自问:“曹军没有南下吧?”
“没有……有你在,他们不敢!”
胡金定咬着牙,一边喂药,一边说道。
关羽微微颔首,沉吟道:“是啊,曹军一群鼠辈,有关某在,他们何曾南下过?”
说到这儿……似乎因为扯动了伤口,伴随着一阵连续的“咳”声,关羽本就红枣般的面颊,变得又紫红了不少。
“云旗呢?他这段时间都做了些什么?”
关羽忍不住问……
这个……胡金定就不知道了,她连忙朝几个儿女使眼色,关平连忙道:“孩儿方才问过马良军师,四弟除了见到几个人外,就是大肆的采买木材、石料、兽筋、镔铁……像是要大规模的造弩!除此之外,四弟还往江夏运送了一小批军械,似乎是两千支特殊的弩!又不是连弩!”
关平也是听马良提起的,具体的情况,他刚刚回来了解的并不详细……
说到这儿,胡金定补充道:“这药还是云旗送来的,他……他嘴上对你不客气,可心里头却始终念着你,盼着你痊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