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抬眼环望向关平、关兴、关银屏、关索四人,“你们说说,为父果真如云旗说的这般不堪么?”
这……又是一道送命题。
一干关家子女彼此互视,这种时候,他们知道……单纯的吹捧父亲是没有意义的。
四弟的话委实有些重了,重到……已经深深的打击到了父亲的信心。
就在这时,关索站出一步,拱手道:“孩儿斗胆问父亲……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让四哥说出这番话?孩儿不明缘由,又如何评判呢?”
关索的话算是说出了关平、关兴想说却又不敢说的话。
他们出征江夏……如何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
又如何评价这次……四哥与父亲的争执呢。
“也是……你们尚不知此事的原委。”关羽的语气依旧很轻,他望向马良,“季常来讲讲吧……”
“好!”
于是,马良就将这件事儿的前因后果悉数的讲述了起来。
其中包括这件事的大背景。
——杨仪来荆州目的!
——孔明军师点明要考教关麟的意图!
换句话说,关麟极有希望成为孔明关门弟子!
而正因为这些,关羽是不遗余力的让杨仪看到关麟的功劳,看到关麟的才华……
自然,也对这次孔明的考教充满了期待。
可偏偏……
偏偏第一道题,关麟的答案就让所有人大跌眼眶。
敷衍……完全是敷衍、胡闹的答案!
正是因为这答案,关羽当场就与关麟剑拔弩张,也就有了第二日,扣下虎豹骑军辎……逼迫关麟更改答案一事。
这是因果!
甚至……
马良还语重心长的替关羽解释。
“哪怕到最后,云旗还是不更改这封答卷,你们的父亲是爱之深、恨之切啊,你们说,凭着这一封胡闹的答卷,失去了成为诸葛军师关门弟子的机会,这于云旗是何等可惜?于关公,是何等失落?”
“便是为此,关公特地去送别杨仪,还特别交给了杨仪一封亲笔予孔明的信笺,嘱咐杨仪向孔明解释一番。你们的父亲何等高傲?他放下姿态,能做出这一步……已经实属难得,实属不易了!”
随着马良的一番话传出。
此间陷入了一片寂然。
关银屏目睹了整个事件,她知道……这次或许真的是四弟的错。
可四弟的性子,让他认错又谈何容易呢?
关平与关兴则是眉头紧锁,俨然……他们的想法与关银屏相似。
唯独关索,他与关麟关系最好,也最亲密,更是最了解关麟的兄弟。
他当即就替关麟鸣不平。
“父亲缘何就知道?四哥的答案是胡闹、敷衍呢?万一……万一……”
因为语速太快,关索尚未组织好语言,说到中间磕绊了一下。
他稍稍停顿,继续开口。“倘若……倘若那曹操真的离开了汉中,那……那蜀中岂还会有危机?自然也就不需要筹措军辎、粮草北上抗敌,四哥的答案‘凑不出就凑不出,根本没必要凑’,话虽糙,理却不糙,自然也就没错了呀!”
随着关索的话……
关羽与马良下意识的彼此互视。
——『维之说的……还真是跟云旗说的一模一样。』
关羽回忆起了。
就在今早,他们父子彻底“爆发”的前一夜,关麟的确对他的答卷做出过解释。
他的意思是——曹仁马上就凉了,曹操也会即刻返回襄樊,汉中之危迎刃而解!
自然……就没必要凑粮!
老老实实回去睡大觉,也就成了最优解……
可……
这种话,难道不是胡言乱语么?
曹仁凉了?
呵呵,怎么可能?
曹仁又不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叟,他的身体从未有恙,他正值当打之年,怎么会说凉了就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