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这么全身心的依赖你,难道没有成就感吗?以前养狗的时候,也发现你不怎么管,那条狗现在都快不认得你了!”
方沂往沙发里退到底,伸出手道:“大猫咪,来,你的窝在这里!”
她跳进沙发擂了方沂一拳,“不许说我是猫,我要生气了!”她吸了吸鼻子,努力威胁。
然后温顺的缩在方沂胳膊里,方沂用下巴摩挲她的头发,“按照我们结婚前的约定,我负责照顾你,你负责照顾它……怎么能说我不会管?”
刘天仙则想起了刚才发生的事,挣扎了一下道,“你管的可好了,就知道搞破坏。男人怎么知道我们的麻烦?就像是刚才让你收拾那些衣服……衣服呢?你肯定是扫垃圾堆了,虽然你能买上一百次一万次,但是感觉不一样,我最近学到一个词,我觉得我需要的是情绪价值。”
方沂不再接话,随她埋怨,只是不停的点头。“你说的都对。”
很快刘天仙觉得说着没意思,终于想起了方沂之前的话,“动物世界?你让我看什么?”
电视台这会儿播放的早不是动物世界了,方沂就把内容复述给刘天仙,问她的感想。
她说:“牛虽然是食草动物,被欺负急了,也知道反抗,狮群也只能抓落单的。团结就是力量啊。”
方沂不置可否,“还有呢?”
“母狮子好辛苦,又要带孩子,又要捕猎,捕来的食物还得等雄狮子挑了之后再选,太不公平了。”
方沂:“还有呢?”
“我想不出了,换你说说。”
方沂点头:“我发现狮群几乎不攻击大象,因为大象太大了。”
刘天仙并不知道这种道理有什么用,又下去看了看小猫,然后缩回方沂身上玩手机,说些不着边的话,不久睡了过去。
方沂维持这个姿势很久,直到感觉她睡的非常熟之后,用公主抱的方式上楼把她放在床上。
之后下到一楼的庭院那,给郭凡打电话,“我们应该和金顿影视合作,而且以后的视效大片都要找到这种相关部门,这个事情一分钟都不要再等,应该马上去做——等等,你在干什么?”
方沂发现老婆在阳台撑着脑袋看他。
电话那头的郭凡当然蒙了:“方导?你不是说十万火急吗?!”
“我等会儿再打给你。”方沂挂断电话对楼上的阳台道,“你醒了?”
“你一离开卧室,我就醒了。”
方沂无奈道,“你不会是一直醒着的吧?”
刘天仙听到这话特别开心,“你猜去吧。”
方沂回卧室在一楼看见小猫精神抖擞,两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他,之前搞不好也是在装睡,就把刘天仙准备的那些猫零食全抓起来塞到沙发垫子底下。“叫你假睡!”
——————
第二天,共和时代。
“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大陆公司,始终和国内影视发展休戚与共,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每年有一两部上了关注的、和国家部门合作的大片有助于我们成为国内制片公司的代言人——华艺影视只是民企第一股,它不配做国产电影制片的标杆。”
“华艺的失败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拍电影就需要这几样,”方沂在共和时代的高管会议上伸出手指,“人、钱、和创意。但是归根结底是人,大陆是受行政逻辑影响很严重的影市,它的资源聚集很多时候不按照市场分配,所以我们要上市吗?”
“暂时没有必要,”方沂道,“华艺帮我们蹚出一条路了,它就是在有钱有人的情况下,被我们击败的……何况现在钱和人我们有的是,这个市场真的稀缺的资源是金顿这种渠道,一些有话题的大制作电影,有它我们就能做,能放映,没它确实也能做,但是有麻烦,我不想要麻烦。”
“你们看过动物世界吗?非洲大草原的生态链里面,我发觉大象独成一派,而现在我们的房间里正有一头大象,不能提它,躲不过它,那只能积极的适应。”
“两年前我在base对那些老外说,大陆影市不一样,大陆是特殊的,base和共和时代要使劲扎在这片泥巴地一起长,做这个泥巴地的代言人。我今天还是这么想的,华艺这些都不够格,该我们来做。”
第587章考察】
这话当然过于乐观主义,但老板说的话是圣旨,他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各家影视公司都有自己的拍片风格,往往和创始人定下的基调有关,后续再根据市场的发展慢慢的摸索其他类型片,一遇到了失败就缩回触手,继续深耕自己的作业区。
比如华艺的贺岁片,曾经和冯大炮深度绑定;伯纳影业的好球区是和港地电影人合作,像是《十月围城》、《窃听风云》系列、《澳门风云》系列、《龙门飞甲》……很多时候观众甚至以为这是家港地公司。
为什么要提到这两家?因为华艺是民营影视公司第一个在a股上市的,而伯纳则把第一个的名头带到了纳斯达克。他们各自的路分别被方沂干碎,华艺的《狄仁杰》系列片半道崩殂,伯纳更惨,以上港片皆是没赚到大钱的典型,在这个市场,扩张的不够快等于后退。
而且伯纳的气运似乎要被方沂夺了啊——先前说过关注金盾影视的“业界精英”,正是伯纳影业。该公司终于意识到港片不卖座,决心做国产主旋律大片,换个大腿抱。
伯纳这个公司的缺点,就是发现一个系列赚钱之后,毫不在乎审美疲劳,恨不得接下来把这种系列拍臭拍烂,如果没有赚钱的系列片,就攒一波钱瞎几把投资,比如它们的演艺经纪公司、广告公司、多厅影院以及海外发行公司,对了,他们还注资了范美人的工作室。
全是落后一个版本的理解,就连运气也不好,它们的股票跌一点也不稀奇。
共和时代之后的主线,是维持相当产量中小成本片的同时,每年有一两部主旋律片,并塑造自己的系列长片。
那么,还是得回到《流浪地球》啊。
方沂再次来怀柔影视基地,为后面的领导来访做提前准备。这位喜欢科幻的老同志曾在宣传系统工作,自己也喜欢科幻喜欢特效,也许来共和时代不仅仅是出于表态,也有他个人的情感。当天的接待人主要是方沂和郭凡,中影新任掌门人也就是曾经的焦秘书也会在场。
提到焦秘书,郭凡张口就问中影前任,“那韩三爷在干什么?”
“在我们公司当顾问。”方沂说。
郭凡回忆道,“我是知道这么一回事,但怎么从来没见过他?我是说,他真正在干什么?”
方沂摊了摊手,“顾问,我都说了,顾问。你没什么问题的时候,是用不着他的。人家低调着呢,说不定在家遛鸟养鱼,出来高调什么,不烦吗?”
郭凡摇头:“真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也用不着他!你看看《我来自未来》那战争片,其实基本上是咱们解决的。”
“主要是我们遇见问题都太大,而且啊,”方沂叹了口气,但并不怀念,“韩三坪的电影时代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