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凡的表情随着起来的笑声,变得很难看。
方沂摸着下巴,思索起来。
原来这金鸡就这么发奖啊。之前韩三坪跟他说他这次能拿奖,他还觉得韩三坪有点狂了——不是说三爷没这能力,而是这种内定的东西,三爷怎么着说出一股天经地义的感觉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韩三坪竟然都算是收敛的了。
考虑到这届金鸡奖出这么多冷门,组委会的康主席也是个扛得住骂的,搞不好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奖啊。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
——郭凡羡慕嫉妒恨的表情终于被靳冬发现了,为了弥补自个儿不合时宜的诚实,靳冬提议:
“让我们来想想最可能拿什么奖。”
选项只有三个,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影帝)。
刘天仙因为没什么金鸡提名,她当然最希望是“最佳故事片”;靳冬猜的和他一样。
方沂觉得是最佳男演员,郭凡和白羽认为是导演类奖项。
理由是“你三年拍了三部片子,但一直没拿导演奖,就是积累经验值,现在也该升级了。”
方沂不认可,“《情书》这种片子不容易在大陆拿大奖,主要是组委会不欣赏……像是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片这些,一般都会给制作大的、或者根正苗红的。”
“《大地震》最有可能。”
他这个想法也是入场前媒体的普遍预计。方导虽然在票房上屡战屡胜,但以国内的规矩,他大概率要陪跑好几年,当好工具人,然后在某一年终于得偿所愿,方导泪洒现场。
期间还可以吊一下媒体的胃口,免得颁奖礼没人关注。
影帝提名人员里,呼声最弱的是55岁的孙醇。代表作是《走向共和》里面的袁世凯,之前一直是金牌配角,这次是头一次入选男主角奖项。
反之,呼声较强的是81岁的朱旭老爷子,此前已经四次入选影帝而不得,现在是第五次。应该不太可能有第六次了。
这年纪不给他整个双黄蛋都说不过去,但是主办方莫名其妙给他发了个“个人成就奖”,好像是在提前写好免责声明,那他的机会又悬了起来。
于是方沂最可能的偏偏是影帝奖,一切操作简直像是在保送他。
靳冬说:“有没有可能是双黄蛋?双黄蛋就有可能方导连拿几个奖了。”
刘天仙也是眼睛一亮,她拉长音颤抖道:“不会吧……”
很显然来现场的明星心里都在想这事儿,奖项一个个轮着走,等终于到了“最佳男主角”时,方沂感觉前后几排都有人在斜着头看自己,性子急一些的,甚至在恭喜他了。
从不挨喷的角度来说,金鸡奖的最好选择是发给方沂影帝,最佳故事片或者最佳导演给冯大炮。
会这样吗?
虽然自以为知道了答案,到了他这一轮时,方沂也忍不住紧张起来。
颁奖人是刘晓青阿姨,穿一身极其爆炸、显身材的晚礼服,慈祥的扫视台下,说:“每一个刚刚入门的电影人,总是会听到一个神奇的名词,那就是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语的音译……”
说了一半天,大屏幕上忽然显示出另一位兢兢业业干了几十年的老剪辑师,原来这一轮是在给他颁个人成就奖。
众人在心中暗叹,致敬环节实在是过于多了。
每每情绪提起来的时候,就出来一老艺术家被人搀扶着上台,吭哧吭哧一顿哭,镜头再给台下,大家一副肃穆庄严的表情,于是心里也觉得索然无味了。
就好像是没办法搞点纯粹的娱乐一样,非得搞点悲的教育人。
刘晓青阿姨终于念到了方沂关注的正事儿:
“有这么一群人几乎代表了国内不同年龄段的影视发展,他们各自引领了所在的时代……对我来说,也象征着影视人的薪火相传,从制片厂时代走到今天的,变化的是时代,不变化的是影视人的艺术之心……”
“下面看本次入选的男演员。”
大屏幕播参赛片。
11年的金鸡影帝提名名单相当豪华,在前后十年都算是排得上号的有含金量:
这些人有已经拿了东影节影帝的王乾元(《钢的琴》)、港地天王郭富城(《最爱》)、81岁第五次提名的朱旭老爷子(《我们天上见》)、以及最年轻但目前最有人气的方沂。
还有55岁的孙醇(《秋喜》)。
“获奖的是……”阿姨拉长了音,在她尾音落地的那刹那,大屏幕中,有个男演员的头像随之放大。
“孙醇,恭喜你。”
第429章最佳导演】
现在是什么时间?
现在是幻想……不是,现在是飙演技的时间。
小时光恋曲曾经说过,你演技最牛的时候,不是你拿奖的时候,而是你没拿奖的时候。方沂此刻悟到了这个理,他是又惊又喜,还带了些失落。
喜的是他竟然要拿更重的奖项,失落的是,他怎么会没拿到影帝呢?
像是输给其他人也说得过去,怎么就爆这么一个巨大冷门?《秋喜》那片子怎么样咱先不说,票房接近于零的男主演拿影帝,是否合适呢。
郭天王人都恍惚了,机械的在那拍掌,估计打死都没想到是这样输的,另几个男演员也展现出了自己从业以来的高水平演技,将落寞的鼓掌拍出了一种喜庆,试图在茫然中带出快乐的感染力。他们的眼角下垂,但是脸颊的肌肉被强行拉扯起来,就给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拿到了东影节影帝的王乾元大眼瞪小眼,用力拍掌,旁边的女演员秦海露不时偷瞄他的表情,生怕他绷不住。
——方沂这边更是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