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声脆响,马背上在下两个身影来,却是前队旗手和一名军官,前胸和颈间要害冒血,眼见不得活了。
“敌袭?……”
“备战……”
霎那间整只死气沉沉的长队,像是水波漾动般活了过来起来,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自发擎举着武器,像是流水一般的涌向大路两边,排出某种攻击阵势,警惕和寻觅袭击来自的方向。
可惜他们注定是要一无所获了,因此他们重新回到大路的时候,袭击者都再也没有任何后续的反应了。
然后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次受害的,却是一名将旗旁边的亲兵。
“保护大旗……”
“保护军主……”
一天一夜后,虽然阵容依旧,但是这些从容有序,就不免带上了好些疲态。
虽然他们很快就有了相应的对策,每次遇袭扰,都留下一团人来就地搜索,而其余继续行进,但是整只人马的行程,还是不可避免的被拖沓了下来。
当长途的跋涉之后,他们看见前面横阻在道途中,层叠的胸墙和壕沟之后,反倒是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
第309章 战淮北(十八)
震耳的厮杀声中,我合上日记本。
因为早期火枪的初速低,弹道曲弧大,射速慢,士兵们必须排成密集的队形,才能保证火力的密度,来提高命中和杀伤。
所以在那个排队枪毙的时候,谁在更远的距离上首先开枪了,往往只会让自己吃亏,因为人家可以趁着他装子弹的时间,逼近到更近的距离开枪,以换取更高的命中率。
因此约翰牛更为极端,他们甚至愿意一枪不发的顶着人家的子弹走上前去,一直走到几乎能用枪口顶住人家的胸口,再猛开一枪,然后趁着高命中率的射击给对手队形带来的混乱,直接发起刺刀冲锋。而且靠着这种看起来近乎蛮勇的方式,英国人获得了一次次辉煌的胜利。
但是我就没法这样做了,因为我的对手主要还是传统式的冷兵器,严格上说还处于一个不对等的层面上。
因为在今天,我居然用火铳加白兵,对着一只冷兵器军队打了一场,充满近代军事风格堑壕战,没错就是堑壕战。
马浦城二十多里外,名为小庄的河岔口,已经被构筑了足够的预设阵地,因为这种河岔口的村庄,都设置在地势较高的台地上,以防止洪水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