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东边侧殿里奔出几个人影,是向武夫人行跪拜礼的五人,为首的是那个兼职祭司,他们呈半圆形站在武显扬身后,形成对忠恕的第二圈包围。这五人是武显扬和许逊的徒弟,每个人的武功都有相当根基。
武显扬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宝珠认得此人,而且关系非浅。他见忠恕如此年青,却有这样深厚的清宁生内力,心念电转:此人是谁?梁师都等人的弟子他大都认得,云州这帮师兄弟天赋平平,绝不可能培育出这等高手,他要么是李靖的弟子,要么来自祁连山朝阳宫,不管是哪一方,都是敌人,先拿下再说。武显扬毫不容情,出手就是杀招,此时忠恕已经缓过一口气来,知道此刻悠关生死,顾不上与宝珠说话,提足精神应对武显扬,二人你来我往,酣斗不休。
武显扬出身朝阳宫,师父周君内当年曾称许他为弟子中武功第一,二十年来从南到北,自东而西,其接触武学之广,天下无出其右,格斗经验之丰富,世间也少有人比,只见他招法神奇,力道深沉,武学大师的风范展露无遗,包括许逊都自愧弗如,暗忖如果是自己与师哥对招,早就败了。武显扬攻得激烈,忠恕却应对从容,丝毫不显败象,许逊等人倍感惊奇,他们都熟悉朝阳宫武学,忠恕的每一招每一式他们都见过,看似质朴无华,平平无奇,实则法度严格,皆是应对的神来之笔,武显扬也暗自称赞,不由得起了惜才之念,改掌为指,变杀为擒,想活捉此人,但他稍一放松,忠恕劲力立长,竟然扳成平局,不得不使他出平生绝学,这才重占上风。
除了宝珠,在场诸人无不看得目眩神驰,他们都见识过武显扬与李靖在渭水河上的对战,那一战是天下最能格斗的两个人之间的对决,可以说是自民间技击升华为武学之后最为经典的一战,数十万将士大开眼界,长于弓马的突厥人因此对中原武士心生敬畏,此战之后,大唐与突厥军中习武之风大盛,渐渐产生了不同技击流派,因此便桥之战也可说是后世武学开宗立派的发端。武显扬与忠恕这一场格斗则是另一种风格的经典,面对后辈,武显扬丝毫不敢轻敌,使的是最为纯熟的朝阳宫拳掌指法,自己后来的创意一概摒弃不用,每一招式都把功力发挥到极致。忠恕自知内力和经验与武显扬相去甚远,没有战胜他的可能,就谨守门户,只求自保,一分攻九分守,不使险招,不出老力,心无旁骛,专心应对,此刻他眼中只有武显扬,连宝珠也看不到眼里,一百招过后,不仅不显颓势,反渐渐去除了对武显扬的恐惧之心。这全赖他在阿波大寺里与吉文操长达一月的对战,吉文操对武显扬恨之入骨,一直全力捉摸他的武功路数,在教忠恕时完全模仿武显扬的身法,把武显扬功法的特殊之处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忠恕很快就适应了武显扬的打法。
二人酣斗不休,武显扬偷空觑了女儿一眼,见她忧形于色,眼睛不看他这个父亲,而是始终追随着忠恕,心道宝珠必定与此人熟识,青年男女,关心显于形,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此人定要除去。他想明白这点,怜才之念消退,杀心陡增,出手毫不容情,全是杀招狠式,忠恕立感压力变大,但他根本不及考虑其它,守住门户见招拆招,虽处下风,却毫不慌乱,间或犹能攻得一招。